NO.334
由于之前曾兩次與朝廷兵戎相見,王承宗的心態更為糾結,但在說客的勸說下,他最后還是決定向朝廷投誠。
考慮到自己得罪過皇帝,王承宗沒有直接向皇帝請求,而是通過此時圣眷正隆的魏博節度使田弘正代為上奏,態度也極其恭順——他不僅提出將兒子送往長安作為人質,獻出德(今山東德州)、棣(今山東惠民)二州,還表態愿意將征稅權和官吏的任免權全都交給朝廷。
一開始,李純并沒有批準。
后來經田弘正再三懇求,他才裝著勉為其難地同意接受王承宗的歸順——李純之所以要這么做,也許是心里確實對王承宗有些成見,想要借此敲打一下對方,不過在下我個人認為,更大的可能是為了籠絡人心——如此既可以讓田弘正覺得自己在皇帝面前有莫大的面子,又能讓王承宗對田弘正無比感激。
公元818年四月一日,田弘正派使節將王承宗的兩個兒子以及德、棣二州的地圖、印信送到了長安。
這也意味著成德從此正式歸附了朝廷。
同一個月,幽州節度使劉總也在麾下大將譚忠等人的勸說下宣布效忠中央。
就這樣,在平定淮西后的短短幾個月內,之前一直割據自雄的平盧、成德、幽州三鎮都相繼表態服從朝廷,接受唐朝中央的直接領導。
這樣的局面,是自安史之亂以來近七十年的時間里從未有過的!
一時間,朝野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然而,人們高興得似乎還是早了一點。
因為,三鎮中最早屈服的李師道,居然又反悔了!
問題出在李師道的妻子魏氏身上。
魏氏舍不得將自己的寶貝兒子送到長安當人質,便聯合了另外幾個姬妾,一起向李師道吹枕邊風:咱家祖上好不容易才為咱掙來了這份基業,為何要白白送給朝廷?更何況,不獻出那三州土地,最多也就是跟朝廷打一仗而已,咱們平盧地廣人多,軍隊不下數十萬,打起來未必會敗給官軍,就算打不過,到那時再妥協也不遲啊……
李師道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耳根子軟,讓他改變主意比讓汽車方向盤改變方向還要容易,基本是指哪打哪,轉彎半徑極小,操控性能極佳。
故而魏氏的話一下子就打動了他:夫人你說得對,我聽你的!
此后面對皇帝特使李遜的一再催促,李師道搬出各種借口一再拖延,始終不肯兌現之前的許諾,后來見實在搪塞不過去,他干脆直接向皇帝上表:對不起,平盧鎮的全體將士不允許我呈獻人質,更不允許我割讓土地!
這下,李純被徹底激怒了。
他當即決定討伐平盧。
首先要做的,是調兵遣將。
之前在淮西戰功最高的三員大將李愬、李光顏、烏重胤悉數被他調到了平盧周邊——李光顏任義成(治所今河南滑縣)節度使,李愬為武寧(治所今江蘇徐州)節度使,烏重胤則出任了橫海節度使(治所今河北滄州)……
做好這一切后,李純正式開始行動了。
公元818年七月三日,他下詔公布李師道的罪行,命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五鎮同時出兵,攻打李師道。
應該說,在戰事開始前,李師道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當時的平盧擁有整整十二州,囊括了今山東大部以及江蘇、河南各一部,無論是面積還是兵力,都是當時所有割據藩鎮中最強的。
在李師道看來,淮西只有區區三州的地盤,朝廷打起來都如此費勁,他的實力四倍于淮西,與官軍抗衡個幾年應該是綽綽有余的。
然而,他錯了。
因為帳根本就不是這么算的。
要不然,淝水之戰中苻堅的百萬大軍怎么會敗給東晉的八萬北府兵?
要不然,曾經占盡優勢的手機霸主諾基亞怎么會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要不然,當年我們初中的班花怎么會嫁給一個既無才也無財的渣男?
戰局的發展完全出乎了李師道的預料。
如對本人作品《彪悍南北朝》系列感興趣的,也可以去喜馬拉雅搜索《彪悍南北朝》收聽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