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證的大學是不完整的。
作者:Stella
來源:CMA(ID:chinacma)
捫心自問,這句話無論是在大學期間還是畢業之后聽來,似乎都是頗有道理的。
畢竟,大學被認為是一個人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除了喝酒吃肉談戀愛之外,唯一唯二能做的該做的,無非也就是實踐和學習。
實踐包括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實習等等,而說到學習,考證無疑是不能漏掉的一個環節。
01
考證成癖?
有人說,考證會逐漸變成一種“癖好”,尤其是對在校大學生們來說。
作為從小就開始接受英語教學的中國學生,畢業前拿下英語四級是必須吧,但是現在人人都有四級,不具競爭力,既然大家都在考六級,那你不考說不過去吧;
六級刷完了,感覺也不是很厲害,再研究一下劍橋商務英語?畢竟和職場聯系得更緊密一些;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對IT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甭管以后做不做IT吧,考個計算機二級三級總是沒錯的,寫在簡歷上看起來也是牛哄哄的;
至于學會計、金融、財務管理、經濟、審計的......就更別說了,考證是這批人職業發展道路上的“使命”,證書就是一塊又一塊磚頭,只有用力搬開了,才能形成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助力。
還有出國的,自然要靠托福、雅思、GRE,不出國的也考個托業玩玩唄......
總之,無論你準備考什么證書,但凡有了考證的覺悟,和父母說要考證報名報班學習,父母們的眼睛瞬間就亮了,拿錢出來的時候都不帶數的,眼神里寫滿了“終于懂事了知道為自己操心了沒白養你小子/丫頭片子”的柔情和欣慰。
說到底,還是因為在父母這一輩人的眼里,“你手里有什么樣的證書”基本上等同于“你能夠找到什么樣的工作”,越是高大上的證書,自然越容易找到亮眼的工作。無論就業還是跳槽,心里都有了一份底氣,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也是證書起到了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作用。
然而,“考證癖”往往搭配著從眾心理出現在大學校園里,實際上,不少學生并不確定自己考證的初衷和目的,也不明晰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以及證書帶來的作用。他們想的,無非就是可以讓簡歷看上去更豐富一些,讓自己看上去更努力一些。
針對這種情況,不少“考證黨”的過來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02
考完CPA再考CMA,職場是迎接一切變化
Peter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財務經理一職,同時也是CPA+CMA雙證持證人。
大學里,Peter就讀的是經濟學專業,就像眾多商科大學生一樣,Peter在大二的時候就開啟了考證的覺悟之“鎖”,從彼時還備受追捧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到劍橋商務英語,再到計算機等級證書,Peter充分詮釋了一個“考霸”的心路歷程。
彼時,當室友們都沉迷于游戲和戀愛的時候,Peter儼然就是一名清心寡欲的“異類”,整日與圖書館和各種網課為伴,考起證來比追女朋友還積極。
不過,Peter表示,自己當年考證并不是出于跟風和從眾心理,正是因為他堅定了將來要從事財會工作的心,才努力讓自己去適應這種考證的節奏。
拿下會從之后,Peter就開始了潛心備考CPA的“修仙之路”,每到周末,當同學們依然沉浸于懶覺中時,Peter已經坐在了CPA周末班的高頓教室里,和來自不同領域的考生共同接受全新知識的洗禮。
Peter承認自己并不是聰明的,但應該算得上是努力的。畢業那一年,他成功拿下了四大某所的offer,抓緊一切時間投入CPA的復習,最后成功一次拿下報考的三門科目。
在四大,考注會是一件毫不避諱的事情,同事們聚在一起也比較有氛圍,因此在忙碌工作之余,也讓Peter找到一絲安慰。
后來,在別人眼中,Peter的職場生涯無疑是開了掛的,死守四大六年,一路升級打怪滿血晉升,Peter走到審計經理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打下來的江山。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背景的CPA持證人,無論在哪里,都是吃香的。在獵頭鍥而不舍的“追擊”下,Peter也認為自己應該嘗試去往更廣闊的領域,接觸更新鮮的事物。一封辭呈遞去,Peter來到了現在的公司。
如果你不想這輩子碌碌無為,那么就要選擇接受來自外界的一切變化。新環境也著實讓Peter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畢竟,從審計到財務管理,還是需要一定的適應期。
為此,作為職場老人的Peter再次拾起了大學里的“愛好”——考證,并將目標鎖定在備受全球財務高管認可的CMA證書。
Peter表示,以CPA在國內財會界的地位,很多人都不太理解Peter為什么要在事業巔峰期再去考一張CMA,甚至有人打趣他是不是“考證癖”又犯了,不考證就渾身難受。
對此,Peter只回以莞爾一笑,以他如今的年紀和閱歷,自然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又該做什么。當他在CMA課堂上遇到國內某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時候,他就知道,在此時的高度學習CMA的確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守著一張證書工作,就像守著一本存折一輩子,要說錯,也沒有,畢竟該有的資本已經擺在那里,只不過‘也就這樣了’而已,不太會再有新的可能和賺大錢的機會,哈哈。”Peter笑著解釋道。
在智能財務的大背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因循守舊的財務人難有立足之地,即便身處高地,也是如此。越是站得高的人,看到的東西往往就更多更廣,他們必將成為財務轉型的先驅者和領頭羊,那么,學習先進的管理會計知識便成了當務之急。
如此,才能不懼未來再多變化與挑戰。
03
最忌諱拿考證當擋箭牌
財務人的一生或許都將與證書息息相關,但是考證這件事,最忌諱的一點就是把考證當作“擋箭牌”——
我要考證,所以我拒絕社交!
我要考證,所以我沒空參加實踐活動!
我要考證,所以我不去找實習,先把證考了再說!
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考證無辜地成為了你拒絕交流的最后一塊遮羞布。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鼓勵大家考證的初衷。即便有些證書的確難考,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也不應該借此作為某種遮掩。畢竟,證總有考完的一天,你還是要努力去適應環境,盡力去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
因此,在選擇考證之前,需要想清楚兩點:
第一,你的求職目標是什么。
歸根究底,你考的證書是為你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的。因此,你要明確,當下想考的證書是不是現階段達到這個目標投入產出比最大的事情。如果不是,那么就要勇于說不,不要強迫自己,只為達到和周圍考證人群的某種表面和諧,這并不值得。
第二,如果在你的職業規劃中,證書確實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那就要去衡量自己能不能兼顧上課、準備考試、找實習、找工作。
倘若你估量下來,考這張證會占用你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那不如先暫時緩一緩,去做其他短期更能看到成效的事情;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應付得了,那就拼一把,反正結果也不過就是【再來一遍】。
事實上,不需要多久,你就會發現,只要想明白自己的求職方向,學會選擇,學會支配自己的時間,不盲目隨大流,你就已經完成了“不破不立”的第一步。
END
免費領取注會備考最強“三件套”
官方教材+獨家視頻+真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