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雙 江(摘轉)
漢朝滅亡后,漢民族陷入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撕殺戰亂之中。到東晉時,經過漫長戰亂的漢族已經消沉,在中國大地上占統治地位的已不是漢人。因為漢人已無力再戰,強壯的青年大多戰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漢族已沒有能力阻止異族的入侵。南北朝時期,各種異族大批侵入中原,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人數已經多于漢人。入侵者已經占據統治地位,史稱五胡亂華。
同時,多年的戰亂使中國的文化、建筑遭到嚴重破壞,眾多秦漢時期的文明古城成為灰燼。大量文化宗卷遭焚毀,華夏文明消失殆盡。外來的宗教文化逐漸統治中國,中原大地上到處興建廟宇,供奉外來的神。外來的佛教已遠遠壓過漢人推崇的儒教。異族的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完全統治了中國。中國即將蠻夷化。
這時,在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上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名字,一代偉大帝王--隋文帝楊堅。楊堅在漢族面臨滅族的最危險時刻成功篡得當時中國大地上最強大的胡人政權,建立隋朝。
胡人統治者都極端排斥漢人,熱衷于胡化。楊堅先輩因輔助胡人有功被賜胡姓,楊堅篡位后立即恢復了自己的漢姓,停止了軍界和政界胡化趨勢,力行漢化。隋文帝崇尚節儉,勤理政務,對百姓實行寬仁的政策,實現了胡人政權到漢人政權的平穩過渡。楊堅通過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人口顯著增加,衣食逐漸富足,國力日漸強盛,漢族民族力量終于恢復強大。隋文帝帶領這支堅強的民族力量,先后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驚天壯舉,史稱“開皇之治”。
楊堅拯救了漢文化,挽救了華夏文明。春秋、秦漢的文化典籍經過五胡亂華遺失大半,隋文帝統一全國后下詔重金求書。戰后余生的漢人紛紛獻書,使隋朝藏書量達到中國歷代最多。雖然大部分典籍難逃戰火,多少優秀的學者、多少偉大的著作、多少中國的文明輝煌都消失在歷史的塵靄里,但只要諸子百家思想尤在,只要儒家經典尚存,漢族大旗依舊飄揚,華夏文明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隋文帝統一了幣制,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
楊堅廢除胡人殘酷混亂的法律,恢復并完成了自漢文帝刑制改革以來的刑罰制度改革歷程,楊堅修訂的法律基本都被唐太宗繼承。
楊堅廢除胡人的官僚體制,恢復并改革了漢朝的體制,后來又被唐太宗繼承并發揚光大。中國古代官僚體制自隋定制,一直沿襲到清朝。
楊堅開創的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留存長達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楊堅開創的隋朝盡管只有37年,但對后世中國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隋朝的軍隊拖延阻止了周圍異族的強大與崛起,為盛唐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來唐太宗繼承了隋文帝創立的國家體制以及政治經濟制度,接過隨文帝的火炬,終于造就了中華盛世。同期的西方文明,羅馬帝國崩潰后,歐洲隨即陷入了分裂的黑暗深淵,古代羅馬文明也隨之消失,此后歐洲從未再次統一。而對比當時的東方文明,漢帝國崩潰后,正是有了隋文帝,中國重新走向了統一的道路,華夏文明從此遠離了被摧毀的危險。隋文帝由于對中國的統一和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歷代西方史學家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此文系摘抄自天津實誠人的個人圖書館《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帝王排行榜》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