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江轉(zhuǎn)自《若雨中文網(wǎng)》 (文 / 趙創(chuàng)亮)
“你小子整天佩戴著寶劍有什么用?你如果敢殺了我就算了,如果不敢殺我就從我胯襠下爬過去。”一個流氓對著韓信這樣說道。韓信看了他好一會兒,好幾次想伸手拔劍殺了這個流氓,卻又忍不住想道:“我現(xiàn)在還沒有施展我的一生抱負,如果為了出一口惡氣殺了他還得為這個人抵命,不值得啊!”權(quán)衡輕重之后,韓信低著身子從流氓的褲襠下鉆了過去,周圍的人對韓信的行為或嘲笑或鄙夷。
韓信出生于淮陰,他這個人性格隨便,既不愿經(jīng)商又不愿務農(nóng),衣食沒有著落之下每天佩戴著一把劍東游西逛到處混吃喝。母親死后也沒有錢來料理葬禮,可他在為母親選擇風水墳地時卻要寬敞得能讓上萬戶人能在那里安家落戶。
韓信事實上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由于自恃著自己的一身本領(lǐng)他便不愿像平常人一樣一生平平凡凡地務農(nóng)經(jīng)商,由此讓家鄉(xiāng)的人認為他是一個不務正業(yè)的游民、無賴。韓信相貌堂堂,當時人們十分相信五官的說法,有一個亭長見他相貌不凡現(xiàn)在卻落魄了,便叫他如果有困難便到自己家里吃飯。可是亭長的老婆卻認為自己家里不應該養(yǎng)著這種無業(yè)游民,每次韓信到他家時便冷嘲熱諷,到了最后甚至不給他飯了。韓信在飽受屈辱之下便不再到亭長家里吃飯,寧愿自己到河里去釣魚糊口。不過事實證明韓信天生不是做一個漁夫的料,他每天釣的魚都不夠他自己吃的,一個專門為別人洗衣服的老婦女看見了,便把自己帶來的飯分給韓信吃。韓信感激地對老婦女說:“等我以后發(fā)達了一定好好報答您。”老婦女聽了,生氣地對韓信說:“我給你吃飯難道是為了貪圖你以后的報答?”韓信聽了以后再也不敢說報答的話。
天下大亂后,韓信去投奔項梁的大軍,可是在軍中一直沒有什么大作為。當項羽執(zhí)掌楚軍大權(quán)后也只任命韓信為郎中,韓信在項羽面前發(fā)表了自己的幾個建議,無奈項羽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出色的統(tǒng)帥,軍事造詣極高,項羽本人的作戰(zhàn)風格是“險中求勝”,一門心事地想要通過極為冒險的行動來采取勝利果實,這與韓信的軍事觀點格格不入,項羽是個極為自負的人,一聽到與自己有什么不同的意見便一概否定,韓信幾個建議被駁回之后便覺得心灰意冷。
待到諸侯在關(guān)中受封后,很多人紛紛說漢王待人親厚,便有不少人脫離自己的舊主子投入漢營,此時在楚營中備受冷落的韓信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想法也去投奔了劉邦。劉邦在接見了韓信之后,雖然見這個人相貌不凡,可是一聽說他在項羽軍中待了多年還是擔任一個無足輕重的閑職,便也不覺輕視起來,說現(xiàn)在軍中臨時沒有什么緊要職位空缺,讓他去治理軍用倉庫去了。
韓信在治理倉庫還沒有干出什么業(yè)績來,倒先犯了罪,被叛了死刑。到了在行刑那天,韓信前面的十三個死囚都已經(jīng)人頭落地了,輪到了韓信。韓信一見劊子手手中那閃爍著殺氣的刀,便想為自己的生命最后博一次,大聲喊道:“大王不是想要得到天下嗎?為什么還要殺死能幫他奪取天下的人才?”
韓信這一聲喊引起了監(jiān)斬官夏侯嬰的注意,夏侯嬰讓劊子手先不要行刑,把韓信叫到跟前與他交談。交談的過程中讓夏侯嬰覺得這個死囚確實是個人才,斬了太惋惜了,便當場把他釋放,并到漢王劉邦面前為他說好話。劉邦一聽,便讓韓信去治理軍糧。
韓信到了生命攸關(guān)的時候竟沒有亂了神智,而是抓緊最后一絲希望來自我推舉,這正讓夏侯嬰覺得此人遇事冷靜,膽色過人,極有大將風度。
韓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蕭何成為了朋友,蕭何與他幾次交談后便斷定此人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便向韓信許諾說要在漢王面前推舉他。韓信等了又等,可是自己每天日復一日的仍在與糧草打交道。當時漢軍進入漢中時許多人懷念家鄉(xiāng)都逃走了,韓信也不愿一輩子在漢中這種地方當一輩子小官,于是在一個月夜下也收拾了行李逃出了漢營。蕭何一聽韓信跑了,連夜去追他。最后當韓信在一條河邊休息時被蕭何追到了,蕭何苦苦相勸,讓韓信為漢王劉邦效命。韓信認為自己留在漢營那也是虛度年華,正當兩人相持不下時,夏侯嬰也到了,蕭何和夏侯嬰兩人對韓信說如果回去之后劉邦再不重用韓信,他們?nèi)司鸵黄鸾Y(jié)伴逃走。韓信聽了這話也就只得隨著蕭何和夏侯嬰兩人一起回去。(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