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順 模
寶 玉 挨 打
【故事梗概】寶玉挨打之前發生了三件: 其一,賈政罵寶玉:“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嗐些什么?方才雨村來了要見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來;既出來了,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嘆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卻是為何?” 其二,忠順親王府里有人來要見賈政。那來的長史官冷笑道:“我們府里有一個做小旦的琪官(蔣玉涵),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見回去,各處去找,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處訪察。這一城內,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說,他近日和銜玉的那位令郎相與甚厚。下官輩等聽了,尊府不比別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啟明王爺。王爺亦云:‘若是別的戲子呢,一百個也罷了,只是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誠,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斷斷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轉諭令郎,請將琪官放回,一則可慰王爺諄諄奉懇,二則下官輩也可免操勞求覓之苦。”
(寶玉在一次聚會中認識了蔣玉涵,此人是忠順王府中王爺心愛的戲子,與寶玉交好,遂成朋友。寶玉與蔣玉涵有比較密切的私交,所以忠順王府找不到蔣即來賈府尋人。)其三,寶玉在王夫人處和金釧說話,被王夫人聽到,即要攆金釧出去,金釧羞憤難擋,投井自殺。正值賈政聽說丫頭自殺,問起此事,賈環背地使壞,說寶玉逼死金釧。賈政氣極敗壞,滿面淚痕。為了光宗耀祖,賈政讓小斯逼來寶玉,連氣帶怕又恨鐵不成鋼,數罪并罰,將寶玉一頓毒打。
【述評】寶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個:其一,會見賈雨村時無精打采,令賈政很不滿意。其二,寶玉與蔣玉菡的交往激怒了忠順王爺,給賈政無端招來政治糾紛。賈府與忠順府素無交往,顯示兩家不屬于同一政治集團,本有芥蒂,所以賈政感覺事態嚴重。蔣玉菡是一位唱戲的優伶,當時屬于地位卑賤的一類人。寶玉偏偏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并且情趣相投,也是他叛逆性格的重要表現。其三,賈環搬弄是非,污蔑寶玉逼死了金釧兒。上述三個方面挨打的起因,歸結為一點,就是賈寶玉不愿意走仕途經濟的老路。這與賈政望子成龍、重整家業的期望是背道而馳的。賈政認為,兒子如此發展下去,不僅會損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釀到弒君殺父”的地步,即與宗法社會對立。這是思想正統保守的賈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寶玉時下手極狠。體現了父子倆尖銳的思想沖突。賈政幾乎要把兒子打死,反映出正統思想對叛逆意識的極端仇恨。但寶玉并不因挨打就放棄自己的理想與追求。他對黛玉說:“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可見他是不會改變初衷的。
寶玉挨打,除賈政與寶玉的父子矛盾外,還有其他方面的矛盾沖突表現出來: 一是賈環所代表的嫡庶之爭。賈環庶出,處處受到壓抑,在今后的家庭利益分配中肯定會占下風。所以,他和母親趙姨娘千方百計地污陷寶玉,手段卑鄙; 二是賈母與賈政的沖突在于如何管教寶玉。賈母溺愛孫子,這是一般老人的常情,她并不反對兒子管孫子,只是對賈政痛下殺手的表現難以接受。事實上,賈母在客觀上成了寶玉發展叛逆性格的保護傘; 三是王夫人與丈夫的矛盾,是賈政往往聽信趙姨娘的讒言而不利于嫡黨。所以,她勸阻丈夫主要以賈珠早死說事,以柔克剛,為的是爭自己的利益。這是嫡庶之爭在嫡方的表現。
寶玉挨打,引起其他人的關切,但眾人的態度不一:李紈是勾起對賈珠的想念,痛哭不已;鳳姐是管家風范,指揮將被打傷的寶玉用藤屜子春凳抬進賈母屋里;襲人是強忍悲傷,悉心服侍;釵、黛的表現,尤其是作者用心之處:寶釵探傷時“手里托著一丸藥走進來”,一個“托”字,反映了寶釵光明正大之態以及意欲讓大家注意到她對寶玉的關切的心思。她的藥據說頗有奇效,也反映出其家庭富裕的實情。當襲人怪罪薛蟠時,她言談堂皇,表現大度,并借機規勸了寶玉,可以見出她化被動為主動、化尷尬為從容的高明手段;黛玉則不同,她極不愿意別人看到她對寶玉的關心,她的深情表現在她的無聲之泣及簡單的言辭里。 “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可見哭泣時間之長與傷心之重。所以說,黛玉的關切是真情流露,寶釵的關切則多半是表面文章。黛玉感覺寶玉不該挨打,寶釵則以為事出有因,二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201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