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賨人客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李嘉誠曾經說過: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意思就是投資要控制風險,不要把資本都押在一件事情上,否則一損俱損。
也許是巧合,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代,著名的諸葛家族就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很好地詮釋了李嘉誠的這一投資理念。
瑯琊諸葛氏是漢代以來山東地區的名門望族,他們的后代在漢末亂世開枝散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3人,下面就來說說他們的傳奇經歷。
1、諸葛瑾
諸葛瑾這支因為父親諸葛珪早故,托身在叔父諸葛玄門下。由于山東遭遇戰亂,諸葛玄帶著諸葛瑾一家避難到了江淮一帶,在袁術手下做官。
揚州刺史劉繇和袁術爭奪淮南,支持朝廷派來的名將朱儁之子朱皓奪了諸葛玄的地盤,諸葛玄又向西遷移,避難到了相對安寧的荊州,在劉表手下做官。這就是諸葛亮為什么躬耕南陽(屬荊州)的原因。
估計是諸葛瑾沒看上劉表或者荊州這塊四戰之地,就到江東游歷,結識了孫權的姐夫弘治。在弘治的強力推薦下,諸葛瑾加入了江東陣營,并在江東開辟了諸葛家的一片基業,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后來甚至成為左右孫吳皇帝的權臣。
2、諸葛亮
諸葛亮是諸葛瑾的親弟弟,諸葛瑾出走的時候,他和幼弟諸葛均由于年幼留在了荊州,不久叔父諸葛玄去世,兄弟倆無依無靠,所以做起了山人野士。
但是別忘了,諸葛亮還有2個姐姐,大姐嫁給了荊州的名門望族子弟——蒯祺,二姐嫁給了名士龐山民(龐德公的兒子、龐統的從兄),加上自身才學出眾,諸葛亮想不出名都難。
最終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的,正是龐德公的好友司馬徽,“三顧茅廬”后,諸葛亮加入了劉備的陣營。諸葛亮在蜀漢取得的成就相信不用我介紹了吧?
3、諸葛誕
還有一支諸葛氏在北方留了下來,就是諸葛誕這一支。諸葛誕比諸葛亮小20多歲,但從輩分上來講,卻是諸葛亮的族弟(五服之親)。
諸葛誕憑借其才干在曹魏也闖出了一番天地,如果不是曹魏司馬氏奪權的話,估計諸葛誕一支將光耀門楣,因為三國最終是被曹魏這一方統一的。
然而,在曹氏和司馬氏爭權的時候,坐鎮江淮的諸葛誕沒有處理好自己的站隊關系,最終被司馬氏逼反。結局可想而知,諸葛誕兵敗身死,家族被夷。
這時候,分散投資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因為聯絡孫吳幸免于難,孫吳滅亡后,諸葛靚再次回到北方,又因為姐姐之前嫁給了晉武帝司馬炎的五叔司馬伷而免禍。而他姐姐的孫子,就是后來的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這關系復雜吧?諸葛靚的子孫憑此得以在東晉東山再起。
而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因為叔父諸葛亮無子(當時)而過繼給了諸葛亮,后來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在孫吳被滅門后,諸葛喬又將兒子諸葛攀送回孫吳繼承了諸葛瑾的香火。
而諸葛亮的親兒子諸葛瞻繼承了諸葛亮在蜀漢的香火,諸葛瞻和長子諸葛尚雖戰死綿竹,但次子諸葛京和諸葛攀的兒子諸葛顯卻存活下來,繼承了諸葛亮的香火。
諸葛家族的子孫能夠發展壯大并持續至今,看來和他們當初無意之中的“分散投資”不無關系。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