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面的英雄好漢,清一色都會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十有八九都是很威風的,例如:及時雨宋公明,豹子頭林沖、黑旋風李逵、青面獸楊志、母夜叉孫二娘、打虎將李忠……等等,但是,有一人似乎有些奇怪和例外,那就是武松!只是簡單地被稱為:行者武松。
水滸傳英雄好漢一般是有一個響亮綽號的
是武松的武功不好或者是人品不好嗎?應該不是,武松的功夫是很好的,他在景陽岡打死過大老虎!斗殺過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等等高手,參與抗遼和征方臘時屢立戰(zhàn)功,可見功夫是很不錯的。apple維修
唯獨武松的綽號簡單地叫:行者
他人不好嗎?也不是,他抵御了潘金蓮的美女誘惑,為了義氣幫施恩戰(zhàn)斗,對朋友宋江、魯智深、楊志等等都很真誠,絕非人品不佳之人!
那作者施耐庵,為什么跟他安排一個這么不響亮的綽號呢?
原來,《水滸傳》也是有修行思想的!跟我們印象中的打打殺殺截然不同!他們就是二龍山上的三大頭領: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和行者武松!
既然武松武行者是修行者,應該有引導的,可以看成是小旋風柴進和花和尚魯智深二人!原因是武松打死人后躲進了柴進的府中,后來回家又殺了潘金蓮等人被判刑,又引出了血濺鴛鴦樓,張青、孫二娘等人幫他打扮成修行人行腳僧的模樣,這樣他就穿上了僧衣。又后來,武松無路可走了,就投靠了二龍山魯智深的山頭,這位魯智深無論是聽名字還是看衣著打扮,都是和尚修行人!武松跟修行就這么結緣了。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貫穿始終的大哥級人物
二龍山除了魯智深、楊志、武松之外,后來又增加了金眼彪施恩、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操刀鬼曹正,組成了"七"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只差一個"心",就能達到"八"這個數字代表圓滿和完美了。
從修行的經過來看,魯智深出場的時間比較早,前三回就有了他,直到最后都有他圓寂的描寫,所以他是一位高僧!楊志出現在第11回,出現晚于魯智深但是比武松在22回才出現早了很多,所以他們三人的修行可以看成是不同階段和層次境界。
魯智深的層次最高,經過艱苦修行最后圓寂了,武松最后在征方臘時被包乙道砍去一條手臂,班師回朝時不愿意回京城去了,就在附近的六和寺出家了,被朝廷獎賞了十萬貫錢,后來活到80歲善終老死!可見結果也是很不錯的。
武松跟魯智深一樣后來也善終了
還有個青面獸楊志,他是沒有和尚打扮的,他是楊家將的后人,楊家將是干什么的?是忠心衛(wèi)國立功建業(yè)的,他的結局是在征方臘的時候病死的!比起一起落草的魯智深和武松,多了幾分悲凄。
為了證明我的上述觀點正確,我們可以考察關鍵人物武松的言行,他對宋江極為崇敬,即使是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時,他是第一個贊成的,說明他心里還是很有功名意識的,此時的他還是沒有離卻凡塵的意思。
還說了這樣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日后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這是功名思想,還沒有擺脫紅塵,穿著修行的衣服追求功名利祿,想要腳踏兩只船。
后來呢?被方臘一方的包道乙暗算砍去了一條臂膊,變成專心修行一件事了,覺悟了!不去朝廷接受高官厚祿了,終于得到了朝廷大封賞、八十歲高壽和善終的結局。對比是追求功名利祿的楊志,明亮了很多。
直到后來,武松也覺悟到了專心修行道理
就這樣,武松終于修行升級了。
所以,武松綽號:行者,就是作者施耐庵想表達揭示出修行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