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花卉能在濕度合適的土壤中生長,本章分析一下幾種不同澆灌方法土壤濕度變化情況和對養花的影響。
1、習慣澆花
這種方法每次要澆透,不然會產生板結干硬塊;土壤濕度變化可用下圖(1)表示:
圖中表明:濕度在飽和與接近干旱之間反復變化,從上次澆水到本次澆水前逐漸降低,本次澆水后突升到飽和點再逐漸降低,下次澆水后又突升到飽和點……澆水前土壤偏干,澆水后土壤過濕,合適的濕度僅僅是過度態,時間很短。
2、免澆水(連續供水)
免澆水不是不用水,它是以向花盆下部水槽加水和向上滲水代替了澆水。水槽不斷水的情況下,土壤濕度變化可用下圖(2)表示:
圖中表明:加水后濕度從低到高逐漸上升,到達平衡點(接近飽和濕度)不再變化;這樣既減少了澆水頻次(離開一段時間也沒問題),又避免了濕度時而過高時而偏低的現象,再也不用擔心澆水時間和澆水量不好把握了。
它給"懶人"、忙人和經常外出的人群養花創造了條件,若儲水容器足夠大,一次性把水加足,可維持很長時間不缺水。本人曾養過兩棵綠蘿,用水桶儲水,其間到外地居住半年多,也沒發生干旱,長勢仍然良好:
需要提醒的是:平衡濕度不是對全部花卉都合適,不同品種、不同的生長期對濕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某些花卉長期處于平衡濕度下會受到傷害;也就是說,適合這種條件的花卉是有限的,切莫全部套用。
免澆水不是完全拒絕向花盆澆水,只是不贊同向花盆澆過量水;容器中的水也不是靈丹妙藥,不要誤認為經常保持有水才好。
對大多數花卉來說,半干半濕的土壤是最合適的;除此之外,還應照顧到所養花卉的特殊生長習性。
半干半濕也好,特殊需要也罷,各自都有表觀狀態,問題是如何調控到相應的狀態并保持下去。習慣澆花由于受自身缺陷的束縛,每次澆水量的多少受到限制,根本就無法調控濕度。下面介紹一下免澆水養花調控濕度的方法。
3、免澆水(間歇式供水)
間歇式供水就是根據需要,容器中可以時而有水、時而無水,土壤濕度變化可用圖(3)表示:
可以看出,間歇式供水是能夠把土壤濕度控制到圍繞目標線上下波動的; 最大濕度就是斷水點,最小濕度就是加水點;理論上講 ,通過改變每次加水量的多少和調整斷水時間的長短,可以把土壤濕度調控到(接近)任何一個需要的值。
不要小看這個調控濕度的方法,它使澆花的內涵有了質的升華,有了它自吸水養花才趨臻完善;它能滿足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期的花卉對土壤濕度的不同需求,拓寬了家庭可養花卉的種類;它是改進托盤和自吸水養花的指導思想,能解決傳統養花無法解決的許多難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