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娃說話不清楚,開學就請家長2次!醫生卻說意料之中
在上周五“院長門診”中,徐磊院長接診了一個5歲的小朋友,叫瑄瑄(化名)。最近不是幼兒園開學了嘛,老師一周請了我們2次。
都是反映她說話不清楚,一句話里面,只能聽懂4、5個字,其他的嘰里咕嚕,不知道說的什么。
其他小朋友學她說話,瑄瑄還會發脾氣、打人。其他家長都有意見了,讓我們管管。
小朋友因為說話不順暢,自己內心也有壓力,加上小伙伴模仿她,瑄瑄自尊心受挫,就很容易發脾氣、打人。去醫院檢查說舌頭沒問題,加上平常自家人聽得懂大概意思,就沒有太注意。后來上幼兒園了嘛,都說學校里人多可以改過來,沒想到是現在這個樣子……① 舌頭的靈活度不足,導致一些發音會出現吞字、漏音的情況;
② 和自己說話時,6、7字的長句子需要媽媽當翻譯;
③ 從小的教養方式比較寵溺,用手指就可以得到想要的;
……
要明確瑄瑄的語言發育水平處于哪個階段,還需要評估老師的語言發育測評。
*言語評估/治療師會觀察孩子的溝通模式、用聲習慣、呼吸形態、甚至個性,為后期治療方向和建議做準備。① 瑄瑄的認知能力只有3歲娃娃的水平;
② 呼吸方式不太好,句子稍微長一點就會氣息不足;
③ h y sh ch等的發音不清;
④ 雙字、3字模仿比較困難;
⑤ 注意力較差;
⑥ 基礎對答完成度較差;
……
綜合醫生和評估老師的結果,初步判斷瑄瑄的情況屬于“功能性構音障礙”。和媽媽交談之后,徐磊院長聯合康復老師為瑄瑄制定了個別化教學計劃(IEP),包括語言、認知、行為、心理等課程。康復訓練內容、預期效果、家長需要配合的點等都可以在計劃中看到。希望瑄瑄的語言能力可以早起追上同齡人,享受快樂的童年生活!除了瑄瑄這種因為不良的發音習慣、發音位置錯誤等引起的功能性構音障礙。它是指口腔器官、發音器官構造正常,但是因為疾病(如腦癱,顱內出血等)導致口腔肌肉、舌頭、聲帶等器官運動不協調導致構音障礙。
這是由于孩子口腔器官或發音器官不正常,而導致構音障礙。如唇腭裂、舌系帶過短等。仍需要做構音矯正,糾正以前錯誤的構音習慣。這樣才能逐步改善孩子的構音異常問題。★ 孩子11歲了,還g/k不分,有什么方法可改過來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