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院舉辦了第五屆年度優秀寶貝/優秀家長表彰大會暨中/高級康復訓練師升級儀式。
表彰了近20位2020年度優秀寶貝、優秀家長。
徐磊院長講話
喜上加喜的是,我院11位康復訓練師在通過嚴格的考核后成功升級為中/高級康復訓練師,并宣誓為兒童康復事業努力奮斗。
不管是孩子自己,還是家長、康復老師,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了進步,并將成功經驗分享給了參會的家長。
小鈴鐺從中總結出3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孩子的康復之路提供一份動力。
很多家長都提到一個詞:心態。
當我們得知孩子被確診的那一刻,震驚、后悔、恐懼、憤怒、彷徨、擔憂多種情緒Duang的一下砸腦袋上,并陷入了自責與糾結。
“爸爸媽媽生了你,沒錯!爺爺奶奶帶大你,也沒錯!那錯的是誰?“這讓很多家長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出路。
有的父母則是接受不了事實,拚命的換醫院、做評估,就盼著哪天有哪位一聲可以說出"孩子根本沒問題",但往往都是等不到醫生說出這句話,卻讓孩子的康復治療黃金期一點一滴的流逝。
家長分享康復經驗
孩子還有未來嗎?
豪豪媽媽說
家長的心態會是影響孩子的。比如原原媽媽每天笑著帶孩子來訓練,小原原也活潑、積極的上課。
康復這條路從來沒有輕松的,是一場以人生為時間單位的超長馬拉松。
孩子要不停的進行康復訓練,停下來就會退步。家長做的事情更多:接送孩子、學習康復知識,做家庭訓練,有的甚至辭掉工作陪孩子干預康復。
家長認真聽徐院分享孩子們的治療歷程
堅持家庭干預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真的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有時候堅持靠的不是你的決心和flag,而是每個孩子的小進步帶來的強化。
比如
有進步就有動力,讓日復一日的康復訓練有了希望。奔波、艱辛、埋怨、誤解……都有了釋放的渠道。
家長和醫生、康復老師一起合影
在康復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學習自閉癥如何進行家庭干預、如何與學校老師溝通孩子的多動、好動行為、掌握語言發育規律……
生長發育的知識、干預訓練的方法,就像新手爸媽學習如何給孩子選奶粉一樣。成為眾多康復家長的必修課。
當然這些努力學習的付出也是有收獲的。
小朋友勇敢上臺發言
比如
康復老師也需要不斷學習,為孩子提供更好地訓練方法
不得不說蝴蝶效應在堅持家庭干預這件事情上發揮的真的是淋漓盡致。
康復的秘籍不是和困難作斗爭,而是在不斷的自我學習和孩子進步的強化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過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特別艱苦的一年。
但孩子們在家長、醫生和康復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
希望在2021年,各位小朋友的康復效果能更上一層樓,爭取早日回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