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很多學校會有分校和校區,很多同學會覺得怎么名字差不多啊,他們之間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下面慧德留學也針對不同學校的情況分類介紹一下。
1. 各自獨立類
這類院校各干各的,只是名字前有一個相同的前綴。這種院校一般可以獨自上US-NEWS排名。
比如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是美國紐約州的一個由很多家高等院校組成的大學系統。其也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亦是美國最大、最全面的州立大學教育系統。目前,紐約州立大學共有64個成員分校,擁有近47萬在校學生。
其中,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這四所國家級研究型大學實力最為卓著。每個學校除了可以共享60多座網絡圖書館的服務和資源,每一個分校都相對獨立,在US-NEWS都有單獨的排名。
其他類似的體系:麻省大學
2. 統一管理類
此類翻譯成“校區”要比“分校”更為妥當。美國大學參加US News排名的一般是主校區,分校區不參加排名。
最典型的當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Penn State,縮寫PSU)。
PSU在賓州全境有24個校區,其中最大的是主校區帕克(University Park),另外還有20多個聯合校區(Commonwealth Campus),這些分校遍布賓夕法尼亞全州,由賓州州立大學統一管理而并非獨立運作。所獲得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也都是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統一頒布的。
有些專業,比如鐵道交通、分子生命工程等,都只在分校開設。有些學生也會先在分校上兩年,然后再轉到帕克主校區上學。
類似:匹茲堡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3. 聯邦體類
最典型是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大學,是位于美國加州的一個由10所公立大學組成的大學行政系統。加州大學的boss稱之為主席(President),名頭比較響,但影響力有限。而分校的老大稱之為校長(Chancellor),但卻手握實權。
加州大學作為世界最大的大學聯邦體,這些校區互為獨立又緊密聯系,雖然共用一套申請系統且數據資源共享,但是各自平時沒啥事絕不互相干涉,發展如何更是全憑自己本事。
各個分校在學術、招生、財政、科研、體育等都是獨立的。伯克利再厲害,在行政上也不能對Davis指手畫腳,也不能干涉Santa Cruz的內務。
每個分校在US News都有單獨的排名。
其他類似體系的學校有德州大學
4. 旗艦衛星類
這一類學校翻譯成“分校”最為妥當。
比如密歇根大學,其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安娜堡主校區和兩個規模較小的分校—迪爾伯恩衛星校區和弗林特衛星校區。
一般而言,密歇根大學的三個校區會分別被當成是三所不同的大學,而密歇根大學唯指安娜堡主校區。
兩個衛星校區擁有很多自治權,財政上是獨立的,但在管理體系及地位上,要比安娜堡要低半級,要接受安娜堡主校區的管轄。
想當初加州大學就是依據密歇根大學的模式而創建的,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原加州大學在加州各地的分校區逐漸升格為與伯克利平級的、獨立的大學,走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類似:威斯康星大學,華盛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