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淅川”飲食文化散文之八十五:品味淅川丹江魚11丹江大青魚
丹江青魚營養更加豐富。肉質厚實且細嫩,肉味鮮美,富含脂肪,且刺大而少,是丹江水庫中優質魚類,深受人們喜愛,被視為上等食用魚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至今仍舊是淅川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選擇的肉類。
鄭重聲明:本人公眾號刊發的所有作品均為作者原創,任何侵權行為 均要承擔法律責任。“食在淅川”飲食文化散文之八十五
青魚,體粗壯,近圓筒形,腹部圓,無腹棱。體長可達145厘米。體長為體高的3.3~4.1倍,為頭長的3.5~4.4倍。個體大,最大可達70余千克。頭中大,背面寬,頭長一般小于體高。吻短,稍尖,吻長大于眼徑。背鰭位于腹鰭的上方,無硬刺,外緣平直。體呈青灰色,背部較深,腹部灰白色,鰭均呈黑色,并因此而得名,是我國傳統的四大淡水養殖魚類之一。青魚屬水底層生活的魚類,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青魚屬肉食性魚類,青魚以水底層的軟體動物螺螄、蚌、蜆、蛤等為主要食物來源,尤其喜食螺螄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所以青魚又被人們叫做螺螄青。青魚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三國時曹植曾在《閑居賦》寫道:“青魚躍於東沼,白鳥戲於西渚。”可見,三國時期,青魚就已經是很常見的魚類。隨后,歷朝歷代都有詩人將青魚寫進自己的詩賦之中。唐代王昌齡在《送程六》寫道:“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鱠橙虀?!?宋代孟元老也在《東京夢華錄·池苑內縱人關撲游戲》中提到青魚:“池上飲食:水飯……涼水菉豆、螺螄肉、旋切魚膾、青魚?!?/span>青魚不僅僅只是食物,還是一種補品。中醫認為,青魚肉性味甘、平,無毒,青魚肉有益氣化濕、和中、截瘧、養肝明目、養胃的功效;食用青魚能夠緩解人體腳氣濕痹、煩悶、瘧疾、血淋之類的癥狀。而且青魚膽的性味苦、寒,雖然有毒,但是可以瀉熱、消炎、明目、退翳,青魚膽外用可以治療目赤腫痛、結膜炎、翳障、喉痹、暴聾、惡瘡、白禿等癥;內服能夠治療扁桃體炎。宋代官修《開寶本草》中曾多次提到青魚,認為青魚的眼睛汁“注目,能夜視”,也就是將青魚的眼睛汁滴進眼睛里能夠使人在夜晚看得見東西。還說青魚“頭中枕”用“水磨服,主心腹卒氣痛”,“頭中枕”其實就是青魚的魚枕骨,將魚枕骨磨碎服用能夠治療心腹卒氣痛。青魚的膽汁雖然可以治病,但是其本身有毒,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致死。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記載:“青亦作鯖,以色名也”,這就是說青魚也叫鯖魚,因為身體顏色而得名。還能“入通肝膽,開竅于目。用青魚膽以治目疾,蓋取此義。其治喉痹骨鯁,則取漏泄系乎酸苦之義也?!?/span>李時珍認為青魚的膽能夠治療眼睛上的疾病,還能治療喉痹骨鯁。中醫上認為,青魚適宜患有各類水腫、肝炎、腎炎、腳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病癥者作為補品食用。經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青魚的肉中含有糖類、多種維生素、鋅、鈣、磷、鐵、鎂等礦物質。青魚肉中富含核酸,這是人體細胞所必需的物質,核酸食品可延緩衰老,輔助疾病的治療。另外,青魚中還含有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能幫助人體維護細胞的正常復制,強化免疫功能,有延緩衰老、抑制腫瘤的作用。青魚體內還含有二十碳五烯酸與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具有擴張血管、防止血液凝結等作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則對大腦細胞、特別對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育作用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癌癥、紅斑性兒狼瘡、淋巴結核、支氣管哮喘、癰癤疔瘡、皮膚濕疹、疥瘡瘙癢等病癥者不宜食用青魚。而且由于青魚的膽汁有毒,不宜濫服。如果過量吞食青魚膽會發生中毒,半小時后,輕者惡心、嘔吐、腹痛、水樣大便;重者腹瀉后昏迷、尿少、無尿、視力模糊、鞏膜黃染,繼之騷動、抽搐、牙關緊閉、四肢強直、口吐白沫、兩眼球上竄、呼吸深快。如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死。2004年3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7年12月,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2015年5月,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丹江青魚營養更加豐富。肉質厚實且細嫩,肉味鮮美,富含脂肪,且刺大而少,是丹江水庫中優質魚類,深受人們喜愛,被視為上等食用魚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至今仍舊是淅川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選擇的肉類。青魚以鮮銷為主,但是熏制品、糟制品青魚也很受歡迎,常出現在餐桌上。火夾糟青魚。先將用整條青魚殺好洗清,一切兩開,留下中間一段,正面用斜刀均勻地披出斜縫,每條斜縫不能披穿,再抹上鹽放著腌制半小時;另用香糟和酒拌和,將魚放入糟約三小時左右,使之入味。后取出用冷水稍洗一下。接著,將火腿片成10片2寸長的薄片,在魚上披好的每條斜縫內嵌1片,放在長盤內,加蔥、姜、鹽和味精,上籠蒸約十至十五分鐘,取去蔥、姜、如喜吃蔥、姜、可在上面另行放上少許蔥絲和姜絲,再澆上少許熟豬油即好。紅燒青魚段。先將鍋置旺火上燒熱,放少量油,油熱煎下青魚塊。再加蔥段、姜末、醬油、料酒糖燒一會兒。再加沸水,加剁椒轉小火將魚燒。最后,用旺火收濃湯汁,撒上蔥段,加入味精即可了。糖醋魚塊。先鈄青魚段洗凈后切大塊,用鹽和料酒腌漬半小時,再將魚塊抹干表面水分,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濾油;在鍋內留少許底油,放入蔥姜蒜末小火煸香;加入料酒、番茄沙司、生抽、白糖和適量清水燒開煮至湯汁粘稠;最后放入魚塊翻炒,使湯汁包裹魚塊,最后烹入白醋即可。糟青魚干做法十分復雜。首先,將青魚平放案頭,不去魚鱗,用刀從尾部沿著脊背至頭部,劈開頭顱,剖成魚腹相連的兩邊,挖去內臟和鰓,斬掉牙齒,刮凈腹內黑膜,用干布揩凈腹腔;再將鹽和硝拌勻,擦遍魚的全身,背脊骨處要多擦幾遍,在背部肉厚處用竹扦扎幾個孔,以便將鹽硝塞入,防止霉變;接著,將青魚放入缸內,魚鱗朝下,上面用大石塊壓住,過7 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凈。在日光下曬10天左右,然后掛在陰涼通風處,晾干一個月左右。其次,將魚干切成10厘米長、35厘米寬的小塊,裝入小瓦壇,將酒釀、白糖、黃酒、糟燒酒調制成汁,倒入瓦壇浸沒魚塊;再用兩片毛竹交叉壓住魚干,然后用粘土密封壇口,放置陰涼處糟腌4 個月。最后,在食前將魚干放入碗內,加原鹵汁、白糖、黃酒至浸沒魚肉,加蓋;上籠用旺火蒸約1 小時,至魚肉呈鮮紅色即可。上桌前改刀裝盤,澆以蒸制時的原汁即可。其實,每一種制作方式都能讓人感受到丹江青魚的獨特美味,感受到人們對美食的執著追求,感受到淅川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鄭重聲明:本人公眾號刊發的所有作品均為作者原創,任何侵權行為均要承擔法律責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