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裝修和保溫系統(tǒng)檢查
四年共考了17分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建筑內部裝修材料的分類;熟悉裝修材料和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劃分,建筑外墻裝飾的防火要求等基本知識;掌握建筑內部裝修和保溫系統(tǒng)防火檢查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第一節(jié) 建筑內部裝修
第二節(jié) 建筑外墻的裝飾
第三節(jié) 建筑保溫系統(tǒng)
考點一 照明燈具和配電箱的安裝
一、檢查內容
1.開關、插座、配電箱不得直接安裝在低于 B1 級的裝修材料上,安裝在 B1 級以下的材料基座上時,必須采用具有良好隔熱性能的不燃材料隔絕。
2.白熾燈、鹵鎢燈、熒光高壓汞燈、鎮(zhèn)流器等不得直接設置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
照明燈具的高溫部位,當靠近非 A 級裝修材料時,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燈飾所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得低于 B1 級。
二、檢查方法
1.安裝在鋼龍骨上燃燒性能達到 B1 級的紙面石膏板、礦棉吸聲板,可作為 A 級裝修材料;單位質量小于 300g/㎡的紙質、布質壁紙,當直接粘貼在 A 級基材上時,可作為 B1 級裝修材料;施涂于 A 級基材上的無機裝飾涂料,可作為 A 級裝修材料;施涂于 A 級基材上,濕涂覆比小于 1.5kg/㎡且涂層干膜厚度不大于 1.0mm 的有機裝飾涂料,可作為 B1 級裝修材料。
2.對現(xiàn)場阻燃處理的木質材料、紡織織物、復合材料等檢查時,結合材料的燃燒性能型式檢驗報告、現(xiàn)場進行阻燃處理的材料和所使用阻燃劑的見證取樣檢驗報告、現(xiàn)場對材料進行阻燃處理的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相關資料,對照報告及記錄內容開展現(xiàn)場核查,重點核查上述報告或記錄 內容與實際使用材料的一致性。
3.對公共場所內使用的阻燃制品,還要檢查阻燃制品標識使用證書、現(xiàn)場檢驗標識加貼的情況。
考點二 建筑外墻防火檢查
檢查內容
1.裝飾材料的燃燒性能
建筑外墻的裝飾層 A 級材料,當建筑高度不大于 50 米時,可采用難燃材料。
2.廣告牌的設置位置
不得設置在滅火救援窗或自然排煙窗外側,不得凸出消防登高車一側的外墻。
3.設置戶外電致發(fā)光廣告牌墻體的燃燒性能
戶外電致發(fā)光廣告牌不得直接設置在有可燃、難燃材料的墻體上。
考點三 保溫材料選擇
檢查內容
1.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
保溫材料,根據(jù)燃燒性能不同,主要有 A(不燃性)、B1(難燃性)、B2(可燃性)三個等級。
2. 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tǒng),宜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 B2 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 B3 級保溫材料;設置保溫系統(tǒng)的基層墻體或屋面板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
3. 建筑外墻采用內保溫系統(tǒng)時,保溫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對于人員密集場所,用火、燃油、燃氣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場所以及各類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避難走道、避難間、避難層等場所或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保溫材料;
②對于其他場所,應采用低煙、低毒且燃燒性能不低于 B1 級的保溫材料;
③保溫系統(tǒng)應采用不燃材料做防護層。采用燃燒性能為 B1 級的保溫材料時,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
4.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時,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 B1、B2 級時,保溫材料兩側的墻體應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應小于 50mm。
5.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其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 A 級。
6.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 100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 A 級;
2)建筑高度大于 27m,但不大于 100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1 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
②除住宅建筑和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 50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 A 級;
2)建筑高度大于 24m,但不大于 50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1 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
7.除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建筑高度大于 24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 A 級;
②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1 級。
除本規(guī)范第 6.7.3 條規(guī)定的情況外,當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按本節(jié)規(guī)定采用燃燒性能為 B1、B2 級的保溫材料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除采用 B1 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的公共建筑或采用 B1 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 0.50h;
②應在保溫系統(tǒng)中每層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應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材料,防火隔離帶的高度不應小于 300mm。
8.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應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設置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規(guī)范第 6.7.3 條規(guī)定的情況外,當按本節(jié)規(guī)定采用 B1 、B2 保溫材料時,防護層厚度首層不應小于 15mm,其它層不應小于 5mm。
9.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0.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tǒng),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 1.00h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 1.00h 時,不應低于 B1 級。采用 B1、B2 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tǒng)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 10mm。
當建筑的屋面和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均采用 B1、B2 級保溫材料時,屋面與外墻之間應采用寬度不小于 500mm的不燃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進行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