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發燒的孩子比較多,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精神狀態不好、不思飲食、情緒低落,所以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對待的態度不一樣。飲食習慣不一樣,就會導致病情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病程長短不一樣,昨天下午接的這個孩子發燒。我們也認為他這個是流感,因為孩子九歲,還是媽媽抱著進來的,腿困,腿疼。躺在床上脾氣很大,不讓去推拿,但是后面又提高一個讓我們感覺和他病情不相符的一個要求。要吃那種特辣、特酸的面條,也可能是這兩天沒吃飯。覺得沒胃口,那就講了我辛辣刺激的東西在發燒期間是不能吃的。孩子鬧的不行,非讓媽媽買經常吃的那家面條。又酸又辣的面條,來吃了兩口,我們阻止,但是孩子非得要吃。這吃下去的話,燒一定會持續下去。因為我們知道在發燒期間,一定要清淡飲食,把水量跟上。不要投其所好,因為小孩兩三天沒吃,突然要吃,家長投其所好,買它過去沒有發燒期間吃的重口味食物。
這樣一定會延緩他的退燒期間,古人講的忌:“肥甘厚膩”。不光是我們平時要做到,更重要的是在得病期間、高燒期間,一定要清淡。只有你清淡,人體的主要精力就不放在食物的消化上。如果你吃的高熱量,刺激性這些食物,那我們胃功能要不斷的去幫助代謝消化這些食物。所以與疾病抗爭的能力就會下降!
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在發燒期間清淡飲食,不要投其所好。一定要給孩子講清道理,等疾病康復后,我們可以滿足孩子平時的一些口味。得病期間,特別是發燒,一定要把水分跟上。以粥為主,清淡為主。這樣有利于正氣的提升,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反之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