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書是古籍收藏和鑒定的必備工具書,都有哪些知名的書目書呢?國家圖書館微博整理了歷史上知名的書目書,以資參考。圖片為編者網絡搜集得來。
《崇文總目》
《崇文總目》是宋代的官修書目,著錄經籍共3445 部,30669 卷,是北宋最大的目錄書,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崇文總目》著錄豐富,體例完備,每類有敘釋即類序,每書有解題。體例為后來的晁公武、陳振孫所效法。
《遂初堂書目》
宋尤袤撰私家藏書目錄,與《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齊名。僅具書名, 無解題, 但“一書而兼載數本”,是最早的圖書版本目錄。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撰私家藏書目錄。該書是第一部以“解題”為書名的目錄,其“解題”(提要)即于書名之下記載篇帙、作者、版本等情況,并評論圖書得失。該書收錄豐富,體例較完備,記載較全面,為后世所重視,在考證古籍存佚、辨識古籍真偽和校勘古籍異同等方面均起過重要作用。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撰私家藏書目錄。該書著錄圖書24500多卷, 分經、史、子、集四部,45 小類。每部類都有總序、小序, 敘述學術源流, 均編入每類第一部
書的提要之內。該書不僅是宋代有名的提要目錄,也是現存的中國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書目錄。它和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備受學者重視, 被譽為宋代私家目錄的雙璧。
《文淵閣書目》
明楊士奇等編。編成于明正統六年(1441),為明宮廷藏書樓文淵閣中存記冊籍之總錄。此書目草率訛誤之處不少,然明文淵閣藏書損失殆盡,幸賴此目尚可考見當時閣藏大略。
《脈望館書目》
明趙琦美編,記其家藏圖書及書畫碑帖古玩,是排架目錄。書目分廚標類,依千字文為序,如“天字號經類一在后書房西間朝西大廚”等。除經史子集之外,又設不全宋元版書、舊版書、佛經、墨刻、書畫、古玩碑帖等目,其“不全宋元版書”另列一類,實開后世著錄殘宋元本之先例。
《千頃堂書目》
明黃虞稷編, 按經、史、子、集排列,廣泛搜集明代著作, 兼及宋、遼、金、元著作。全書每一條目后,附有作者爵位、字號、科第等,不少內容為《明史》及其他傳記所不載,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一部重要工具書。
《澹生堂藏書目》
是明祁承所編的家藏書目,分類較精細確當,計經、史、子、集四部46卷243子目。為便利使用,采取分析與互見方法;同書而版本不同者,以“又”字另著錄之,在目錄學史上有一定的開拓性。
《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
明末清初常熟人毛扆編。是記載版本的家藏善本書目,分經、史、子、集四部,計四百余種。各書均標價,蓋出售季振宜之底本。
《絳云樓書目》
清初人錢謙益據絳云樓焚余之書和追記焚毀之書而編撰的家藏書目。在著錄上殊不一致:或記冊數,或記卷數,或只記書名,或冠以宋版、元版等,頗不完備。康熙間蘇州人陳景云為之注,補其所缺,釋其未明。
《讀書敏求記》
清代著名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錢曾編纂,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有解題的善本書目和版本學專著。此書繼承了前人特別是宋人的書目傳統,解題內容側重于版本鑒定。收錄其藏書中精品634種,專記宋元精刻,為后世研究古籍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清代藏書家錢曾精心挑選藏書中的宋元版秘籍,并在每書下標明次第完闕、古今異同,編成《讀書敏求記》。書成之后,卻將它出入隨身攜帶,從不示人。朱彝尊聽說此書后,曾屢次請求一觀,終未如愿。傳說朱任江南典試官時,與錢相會于江寧,故意擺下宴席,邀來文人名流,約錢與會。眾人宴飲之際,朱乃暗中以黃金翠裘賄賂錢的書僮,將此書原稿竊來,預先在家中密室布置書吏數十人,半宵抄出副本,次日抄好后仍遣書僮放回。錢曾的《讀書敏求記》一書,從此開始有抄本流傳。
《百宋一廛(chán)書錄》
清黃丕烈撰。黃氏效仿宋代晁公武、陳振孫作藏書解題,擬編《所見古書錄》,未果。所撰宋刻本解題110 余篇,分經、史、子、集, 著錄成此目。稿本未刊,輾轉歸藏陸氏皕宋樓。
《百宋一廛書錄》和《求古居宋本書目》是黃丕烈親自編訂的、名副其實的藏書目錄,然而他卻沒有刊行這兩部書目。
《傳是樓書目》
《傳是樓書目》四卷、《傳是樓宋元本書目》一卷,徐乾學撰,合計著錄圖書四千余種。《傳是樓書目》可以考見古籍在清初的流傳情況?!秱魇菢撬卧緯俊芬郧ё治臑榫幪枺瑢iT著錄傳是樓所藏宋元善本書。
《天祿琳瑯書目》
清代官府藏書目錄。清乾隆九年(1744)開始在乾清宮昭仁殿收藏內府藏書,題室名為『天祿琳瑯』。乾隆四十年(1775)指派于敏中等編出《天祿琳瑯書目》十卷,嘉慶二年(1797)彭元瑞等又編《天祿琳瑯書目后編》二十卷。著錄清宮所藏宋元以來精刻精抄善本書籍1000 余部。
《養心殿陳設書目》
清嘉慶年間內府抄本。經折裝。故宮博物院藏。此《書目》實際是『養心殿陳設書目擺放示意圖』,圖中共繪有6架書架,每架6 層,每層4 列,每列又可碼放2 函,每格最多可放書籍48 函。本排架圖成于嘉慶年間,『是嘉慶皇帝對養心殿藏書建設真實的記錄,反映了嘉慶皇帝當朝時的國情及嘉慶皇帝的個人修養和文化旨趣』?!簭呐偶軋D上看,經史為大宗,占養心殿藏書的三分之二』(引自故宮博物院官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四庫全書總目》
二百卷, 清乾隆中紀昀等奉敕撰。在目錄編撰體例、文獻分類、提要撰寫和文獻考訂等方面均有獨特成就,是中國古典書目的集大成之作、四部分類法的典范之作,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為后人了解和查考中國古代典籍提供了方便,一些學者把閱讀該書視為讀書治學的門徑。
《愛日精廬藏書志》
《愛日精廬藏書志》三十六卷、《續志》四卷,清張金吾撰。該書著錄古籍783 種, 其中宋元明善本270 種, 各類抄本500余種。自撰解題300 余篇,收錄稀見序跋千余篇。資料豐富, 編排得體, 是考證版本優劣、內容完缺以及撰著者生平事跡、著述原委、學術成就的重要參考書。
《海源閣宋元秘本書目》
四卷。楊保彝編。反映山東聊城『海源閣』全部善本藏書。著錄部數包括:《楹書隅錄》269 種,《海源閣藏書目》360 種,實為469 種。除《楹書隅錄》外,每書著錄極為簡略,僅有版本、書名、卷冊數。僅可作了解海源閣善本藏書概況之用。
《皕(bì)宋樓藏書志》
為清末著名藏書家陸心源與其門人李宗蓮合編的藏書目錄。全書共120 卷, 收錄陸氏所藏宋、元、明三代舊刻精抄并為世所罕見者600 余種。每書除記書名、卷數、版刻及撰人姓名外, 并詳錄書中序跋,間錄藏章印記;宋、元兩代刊本則備載行款缺筆,以便考核。
《書目答問》
此書為張之洞任四川學政期間編寫的一部舉要性目錄。該書以『經世致用』為指導思想,以解決『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為善』為目的,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準則,共收錄了具有代表性的書目兩千多種。書中將所收書目按經、史、子、集分類,類下所記書目皆選重要及常見版本。
《留真譜》
清楊守敬輯。初編十二卷, 光緒二十七年(1901)自刻本,《續編》八卷,有民國六年(1917)刻本。這是我國第一部古籍善本書影。楊氏在作為隨員出使日本期間,曾大力搜訪流散在那里的我國古籍,光緒八至十年(1882—1884)就已試刻印過《留真譜》3 冊,因費用昂巨而中輟,歸國后才重刻。初編分8 類:經部、小學、史部、子部、醫部、集部、佛部、雜部。二編則按四部排列。缺點是沒有目錄可檢,著錄亦太簡略,不能反映書的全貌。
《藏書紀事詩》
清葉昌熾撰, 七卷,清宣統二年(1910) 蘇州文學山房刻本。此書內容豐富,征引廣博,并附按語,記載我國上起五代下迄清末的藏書家凡七百余人,是我國第一部以紀事詩體為古代藏書家立傳的著作, 影響巨大, 有『藏家之詩史, 書林之掌故』之譽。此后倫明、王謇、吳則虞等均有續補之作。
《書林清話》
十卷,清葉德輝撰,成書于宣統辛亥年(1911),1920 年于長沙觀古堂刊行。該書以筆記體系統地總結有關中國歷代雕版印刷書籍的各項專門知識,后世的版本目錄學著作多受其影響。
《群碧樓善本書錄》
六卷。近代江蘇江寧人鄧邦述(1868-1939) 自編自印的家藏善本書目。
《雙鑒樓善本書目》
四卷。傅增湘編。著錄編者『雙鑒樓』所藏善本圖書1200 余部,反映其前期藏書面貌。其中宋、遼、金刻本3400 余卷, 元刻本2300余卷,合明刻本及抄校本共3 萬卷。依經、史、子、集編次,各書均記版本、行款、題跋、藏印等。
《販書偶記》及其 《續編》
《販書偶記》為琉璃廠通學齋主人孫殿起編,《續編》為其外甥雷夢水編,兩書主要收錄清代以來在《四庫全書》和各種叢書中未收錄的單印本、稿本、抄本、校本等,偶爾收錄1911—1935 年間的有關古代文化的著作。兩書還收錄了一般書目所不收的禁毀書、明清白話小說和戲曲書。兩書均按四部分類法分類,只對小類作了調整和補充。各書在書名、卷數、作者之后為注釋,或簡述作者經歷,或附記作者其他著作名稱,或辨明版刻特點、書名異同,或指出各篇(集)的內容,有時還對《四庫總目》作補充著錄,凡作者未見之書均加以說明。這一目錄已成為查找清代作家作品及圖書版刻情況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
趙萬里主持編撰, 四卷,民國二十二年(1933) 刻本。是書著錄時國立北平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甲庫所藏善本, 近3800 種。每書皆著錄名稱、卷數、作者、版本信息等。此書目因『著錄之完整,鑒定之精準,文字之嚴謹』, 被學界譽為『版本研究告別主觀性版本鑒定,邁向客觀性版本研究的金字塔式的里程碑?!?/span>是民國時期館藏古籍書目承上啟下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