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前程四緊的兔曉曉。
今天來說說唐朝最強雇傭兵沙陀族。
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個小分支。
據(jù)傳是沙陀的后人,沙陀也被人稱為朱邪。
歷史考證,沙陀族位于新疆的沙陀磧,逐水草而居。
這個部落的特定是極度好戰(zhàn),且戰(zhàn)力俱佳。
突厥嘛,自己生產(chǎn)能力不強,而且各個部落之間也內(nèi)戰(zhàn)不止。
沙陀族就發(fā)揮了好戰(zhàn)的天性,誰出錢我就幫誰。
就這樣把自己慢慢磨成了一把尖刀。
唐永徽時期,征戰(zhàn)突厥,沙陀族依附于唐朝。還因為作戰(zhàn)英勇被封為金滿州都督。
到唐中期時,朝堂勢弱,已經(jīng)不足于讓沙陀族臣服。
吐蕃崛起之后,沙陀族就變成了吐蕃的雇傭兵,四處征戰(zhàn)。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沙陀族就是個墻頭草,誰強就跟誰混。
在唐朝、吐蕃和回紇之間來回搖擺。
最關(guān)鍵的是,沙陀族不怕死啊,幫哪哪贏。
你說這誰受得了啊。
不過,沙陀族的名氣也打出去了。
變成了人人都想爭奪的一把尖刀。
最主要的是,這把刀不能放在敵人手里。
作為雇傭沙陀族最多的吐蕃有點子慌張了。
尤其是這時回紇打到了沙陀族旁邊。
慌張之下就容易出錯,吐蕃就做了一個后悔莫及的決定。
下令沙陀族搬到指定的地點。
沙陀族自然就不干了,啥意思嘛,擺明了不相信我,還想控制我。
他們準備回到唐朝。
吐蕃一看,好家伙,都準備跑了,這刀要對著我自己啊。
一路上被圍追堵截,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沙陀族終于回到中原,犧牲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族人。
唐朝的胸襟一直很寬廣,回來就還是一家人嘛。
給劃分了地盤,送了生活物資,休養(yǎng)生息。
為表忠心,第九任首領(lǐng)給自己兒子起名叫朱邪赤心。
表示:我對大唐可謂是一片赤忱之心啊!
不過唐朝握著這么一把刀自然還是要用的。
沙陀族就繼續(xù)給唐朝當(dāng)雇傭兵,拳打吐蕃,腳踢回紇。
因為極度出色的表現(xiàn),第十任首領(lǐng)朱邪赤心被賜予了國姓:李,更名為李國昌。
這就從高級打工人變成為小小的公司合伙人。
不得不說,唐朝也是很會畫餅的。
不過,雖然有了這無上榮耀,但沙陀族依然還是那把尖刀。
只不過要更為鋒利了。
而朱邪赤心的兒子李克用打破了這一局面。
唐朝為了剿滅黃巢啟用了李克用。
此人驍勇善戰(zhàn)、勇猛無比,只是有一只眼睛視力極低。
師出有名的李克用一邊打,一邊占地盤。
而唐朝已經(jīng)無力阻止這些地方武裝力量大肆瓜分城池了。
尤其是黃巢臨死之前的戰(zhàn)役,幾方勢力已經(jīng)談妥了戰(zhàn)利品的劃分。
李克用這位戰(zhàn)神的克星就是朱溫,在他手下吃了好幾次敗仗。
不過,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掉了朱溫的后梁,建立了后唐。
可以說,這個民族從默默無聞到威名赫赫,是無數(shù)族人不畏生死,驍勇善戰(zhàn)的結(jié)果。
在李存勖之后,五代十國中有三位國主都是沙陀族人。
可見其戰(zhàn)斗力還是非常高的。
只是能打卻難守。
難怪唐太宗說守成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