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而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是其精神層面,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看法。主體小到個人、組織,大至社會、國家。客觀世界指包括除人類自身以外的物質、自然等一切客觀實在物。而主體通過以直接經驗、文學藝術、學術專著為中介,形成對客觀世界的看法。
直接經驗,指人類通過活動,親身經歷、體驗而獲得的經驗,主要來自人類的感觀感受。如:遇火便要躲、遇虎便要跑等。經驗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如果曾被狗追咬過,面對乖巧可愛的小狗也會如臨大敵。
文學藝術,指文學、音樂、詩歌、美術等。它所包含的觀念,會引起人類的共情,對人類觀念的形成有潛移默化且不易改變之功用。看過《紅樓夢》,便會對林黛玉有“我見猶憐”、“惺惺相惜”之感;彈過貝多芬,便會對樂曲的高低起伏有氣壯山河或淡淡憂思之共鳴。
學術專著,指純理智的“抽象概念”。它包含的概念,是純粹學術上的名詞與理論,是客觀世界的真理學說。《國富論》對人類分工會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人類的財富進行了論證。
個體價值觀,是個人自小通過直接經驗、文學藝術、學術專著的中介,逐步養成。價值觀或好或壞、或積極或消極、或利他或自利。但個體之價值觀也會受組織、社會、國家文化的影響,國家、社會、組織對個體價值觀也極具牽引作用。
企業文化,即核心價值觀,是由組織中的個體價值觀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所以企業文化也有好壞之分、積極或消極之別、利他與利已之別。好的企業文化必然有誠實、勤奮、創新、卓越等積極的精神力量,它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源,是企業臨危不懼的戰斗源泉。而壞的企業文化,像是一顆毒藥,逐漸吞噬掉企業的能力、產品及核心競爭力,讓企業不戰而敗。
好的企業文化,也會吸引更多優秀的員工,讓其才能得以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財富,讓企業形成良性循環。反之亦然。
價值觀,不是一句口號,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實實在在在員工工作活動中所體現的行為準則規范,是領導管理決策、員工做人處事所遵行的金科玉律,是領導和員工映入骨髓的堅實信仰。
華為樹立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的核心價值觀;京東樹立了“客戶為先、誠信、團隊、創新、激情”的核心價值觀。它們就像風鈴一樣,指引著企業前進的步伐,即便在企業瀕臨危難之際,也不會輕易動搖的靈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