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武器用于人類相互屠殺之前人類最早使用的化學武器就是點燃燃燒未干的木材、濕草所產生的濃煙攻擊野獸,依靠濃煙的刺激逼出逃進洞里的野獸將其抓獲。
化學武器的使用在歷史中有很多記錄,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是使用毒氣最瘋狂的時代,根據戰后統計在一戰中各交戰國使用的毒劑達45種之多,重量在12萬5千噸,造成10萬人死亡、117.65萬人傷殘,占一戰傷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毒氣后進攻的士兵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瘋狂使用化學武器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化學武器的使用并不多見,其實縱觀二戰各交戰國就會發現被化學武器攻擊過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是沒有毒氣的國家,二戰前意大利進攻埃塞俄比亞時使用過芥子氣,抗日戰爭中日寇就多次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甚至建立了諸如臭名昭著的“731”。
抗日戰爭后日寇遺留的化學武器
日本作為二戰使用化學武器最喪心病狂的一個為什么不敢給美國使用毒氣呢,因為戰前美國擁有約13.5萬噸的化學戰劑,相比之下德國有7萬噸,英國有4萬噸,蘇聯2.2萬噸,而日本僅有7500噸,美國的毒氣不僅多還厲害這才是讓日本始終都沒敢給美軍使用化學武器的最大原因。
二戰美國不僅是一個毒氣大國也有完善的反化學武器設備
化學武器的使用有多種方式,諸如炮彈、航彈、氣罐等,其中炮彈是比較常見也是一種能把化學武器發射到盡可能不會傷及友軍的方式,美國自然也有自己的化學武器發射裝置,今天就來介紹關于它的故事。
時至今日炮彈依然是釋放毒氣的重要方式,上圖是美國存放的155毫米毒氣炮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毒氣成為一種可以快速打破對峙的武器,其中美國在1918年由路易士上尉發明了中毒過程比芥子氣還要快的糜爛性毒氣路易士毒氣;類似于核武器一樣光有彈沒有槍是難以威脅和震懾他國,美國決定開發一款大口徑化學迫擊炮用于執行化學戰。
二戰美國宣傳防御路易氏氣的宣傳畫
M2型107毫米化學迫擊炮是迫擊炮中的另類,在很多迫擊炮都采用滑膛炮管時該炮卻是1門有膛線的迫擊炮,由于采用了自旋穩定該炮的炮彈也和一般的迫擊炮炮彈不同。
M2型107毫米化學迫擊炮的炮管特寫
M2型107毫米化學迫擊炮全重161公斤,炮管長1285毫米(倍徑12倍);垂直射界+45°~+60°,水平射界360°;最大射程4023米,射速每分鐘20發。
M2型107毫米化學迫擊炮,其底座不穩會在外面增加一層方形底鈑用于固定
M2型化學迫擊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常和日本九四式90毫米迫擊炮對比,兩者各有勝負在化學毒劑釋放上M2更具優勢,九四式則因為采用傳統支架其最大仰角在+80°并且更加方便。
M2型化學排擠使用的炮彈
M2化學迫擊炮最早裝備美軍化學部隊后期改為師屬步兵團重迫擊炮連,每團炮裝備部12門,該炮最初只是發射白磷彈(白磷煙霧彈)、毒氣彈,但根據前線反饋得知其炮彈可以塞入更多炸藥隨即追加了高爆彈,其使用的高爆彈全重14.5公斤內部裝藥高達3.64公斤堪比一顆155毫米榴彈炮的威力,殺傷半徑30米。
戰場上正在發射的M2型化學迫擊炮
M2化學迫擊炮在二戰后被美國以“軍援”形式給了當時國民政府軍隊,其中被解放軍繳獲后在朝鮮戰爭初期使用,朝鮮戰爭中美軍也在使用M2化學迫擊炮;有一點要說的是白磷彈不僅僅是釋放煙霧,白磷彈的可怕要大于高爆彈,哪怕是米粒大小的白磷顆粒粘在人身上都會一邊高溫燃燒一邊鉆入人體軟組織深處,醫生只有等到白磷熄滅后才能治療。
中國軍事博物館里的M2型107毫米化學迫擊炮
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個M2型化學迫擊炮陣地
最后一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毒氣之所以沒有大行其道的關鍵一點是戰爭形式從陣地轉轉為運動戰,毒氣釋放后不僅殺傷敵軍也會污染水源、物資等,不停前進的地面部隊也會因為毒氣沒有消散導致誤傷;但是日本頻繁使用毒氣的原因是日本沒有能力打一場持久戰,對于毫無化學武器防護的中國軍隊而言毒氣就是日本快速取勝的“法寶”。
淞滬會戰中釋放毒氣后等待進攻命令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