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小編要失業了嗎?
自從短視頻成為一種趨勢,新媒體運營越來越被邊緣化。在以前,企業老板會天天追著我要10W 。而現在,也就只有在裁員的時候會想起我。
前陣子,微信大批量內測視頻號,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獲得了視頻號內測資格。視頻號一出,微信公眾號運營的地位將會再一次下降。因為公眾號有的,基本都視頻號都有了,公眾號沒有的,視頻號也有:
1.支持關注訂閱;
2.支持評論點贊;
3.支持轉發分享社群和朋友圈;
4.基于微信10億用戶的外部流量入口;
5.內測階段的紅利;
緊接著,微信直播小程序馬上也會開始大范圍推廣,微信公眾號的處境將會更加被動。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曾經的「刷屏必備」,變得無人問津?接下來公眾號還有什么潛在價值?我們一起來探討。
微信親手殺死了公眾號?
互聯網有記憶,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發shao子的人》這篇被封殺無數次的文章。
如今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審核越來越嚴格,不管內容是否違規,只要分享達到一定量級,公眾號就會被限流。拋開一些敏感因素,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微信端的生態環境。
被轉發高的,未必就是優質內容。
很多類似視覺志、今夜90后這種依靠搬運、抄襲來量產低質量的內容,因為嘩眾取寵輕易就實現10W 。這些內容生產者特別多,極大地影響微信端的用戶體驗,所以微信才會限制企業和個人的公眾號注冊數量,不斷收攏權限。
私域流量池漏了?
惹怒一個公眾號運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他:一次推文取關多少?
如今,用戶的關注成本越來越高,取關成本越來越低。發一次推文帶來的取關量,再吸回來得大半個月。
原本,企業可以通過抽獎拼團砍價等方式進行裂變吸粉,這些玩法也因為微信的嚴打逐漸失效。為了防封,很多企業都不敢再隨便發起裂變。流量入口沒了,流量池自然構建不起來。
所以,很多企業會認為,現在流量最容易獲取的地方已經不是公眾號,流量活躍且具有推薦功能的抖音、淘寶更加被企業所青睞。
視頻比文章更好看
我們無法否認,抖音快手比公眾號火爆,直播帶貨比文章帶貨轉化更高。兩種內容就像二維和三維一樣,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
5G已經覆蓋不少城市,視頻能流暢地通過視覺和聽覺影響觀眾。現在還想通過文字和圖片內容來吸引用戶注意已經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