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第一波5G手機發布后,集成5G基帶的SoC也進入了密集發布期。
9月6日下午,華為在德國柏林和北京兩地同步推出最新一代旗艦芯片麒麟990系列,包括麒麟990和麒麟990 5G兩款芯片。其中,麒麟990 5G版內置華為自研巴龍5000 5G基帶,基于臺積電7nm EUV工藝,支持NSA和SA雙模5G網絡。
據了解,麒麟990是全球首款基于7nm+EUV工藝的5G SoC,同時也是業內最小的5G手機芯片。在Sub-6GHz頻段下,麒麟990上行速度能夠達到1.25Gbps,下載速度高達2.3Gbps,支持5G雙卡。
CPU方面,麒麟990 5G采用2個大核(基于Cortex-A76開發)+2個中核(基于Cortex-A76開發)+4個小核(Cortex-A55)的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2.86GHz,與業界主流旗艦芯片相比,單核性能高10%,多核性能高9%。能效方面針對不同大小的核精細調校,大核能效優12%,中核能效優35%,小核能效優15%,帶來更快的手機應用打開速度,日常使用體驗更流暢。
麒麟99還升級了GPU,從10核升級到16核。針對GPU在運行重載游戲、播放高清視頻等高負載場景下容易出現的發熱、掉幀、卡頓等問題,麒麟990 5G搭載16核Mali-G76 GPU,與業界主流旗艦芯片相比,圖形處理性能高6%,能效優20%。
同時,麒麟990 5G首發單反級圖像降噪技術,支持HDR 10特效,游戲畫質更高清,游戲體驗更加真實沉浸。
NPU方面,麒麟990搭載華為自研的業界首款達芬奇架構,通過大核+微核設計,實現最高達24倍的能效。同時,麒麟990將麒麟芯片從AI 1.0升級為移動AI 2.0,將5G和實時端側AI與實時云測AI相結合,使得這一代的麒麟990在整體的AI運算算力方面有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能夠開拓更多AI應用場景,比如將視頻實時分割,將視頻中的某些人物移出、換背景或放大。
據余承東介紹,麒麟990擁有最多的算子數,支持90%視覺計算神經網絡。此外,麒麟990新增EUV紫外線光刻技術,利用光蝕刻出硅片上晶體管和其他元件的布局,可以使芯片中晶體管密度提高,讓組件更加強大的同時能耗更低。
兩天前,三星搶先推出了一款集成5G基帶的處理器——Exynos 980,基于8nm工藝,并支持NSA和SA雙模5G網絡。三星搭載Exynos 980的終端將在年內上市。據了解,三星今年第三季度會向終端廠商送樣,推測商用終端上市時間應該在年底。
今天的華為發布會上,余承東提到Exynos 980,暗指三星發布的是一款“PPT”5G 芯片。在北京發布會的媒體采訪環節,華為Fellow艾偉回應稱,華為敢于聲稱自己是業界首款5G SoC,是因為華為很快可以將這款芯片商用,有可能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的5G SoC芯片。
在此之前,已發布的5G手機采用的都是外掛5G基帶。外掛基帶存在不同程度的體積大、分量重、發熱以及功耗高的問題,導致手機續航能力相比4G縮水不少。而將基帶內置到SoC中,不僅能夠節約主板空間,緩解發熱問題,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提升續航。
目前,業內其他幾家有能力提供5G基帶的廠商中,高通的一體SoC預計今年年底才會推出,聯發科的也要等到明年年初上市。相比之下,麒麟990 很快將迎來商用。余承東宣布,華為Mate 30系列將首發麒麟990芯片。
近日,華為已經向媒體發出邀請函,定于9月19日在德國慕尼黑全球發布Mate 30系列新機,搭載麒麟990系列芯片。不出意外,麒麟990或將成為業內首款商用的5G SoC,而華為Mate 30系列有望是全球首個搭載5G SoC的商用手機。
(搜狐科技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