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幼年繼位的皇帝有五位,分別是順治、康熙、同治、光緒與宣統,除了末代帝王宣統之外,前四位成婚時他們的身份是皇帝,也就是說清朝只有順治、康熙、同治與光緒有過大婚。不過,這幾位皇帝在成婚前身邊就有了伺候的宮女,最先與他們發生關系的一般是這些宮女,而不是后來的大婚對象(皇后),今天筆者要講的是順治身邊最早的一名宮女,即庶妃巴氏。
關于庶妃巴氏的家世,史料中沒有記載,估計出身實在是太低了,極有可能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這種出身的女子到了年齡會入宮充任宮女,巴氏便是其中之一。當時,順治還沒有成婚,巴氏便來到順治身邊伺候,傳教士湯若望提到過順治少年時曾沾染了滿洲的一些不良習氣,是比較好色的,因此,順治經常與那些宮女廝混在一起。
順治八年八月,順治將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的表妹博爾濟吉特氏娶到了宮中,也就在這不久,13歲的宮女巴氏便給順治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即皇長子牛鈕。雖然巴氏為順治生下了皇長子,但這并不會使她的身份發生太大變化,唯一的變化便是由一個不起眼的宮女變成了后宮的庶妃。
當時,順治對后宮的蒙古后妃并不感冒,尤其是皇后,剛入宮不久便與順治發生了矛盾,兩人鬧分居,因此順治會經常寵幸一些低級庶妃,比如說巴氏。在這種情況之下,巴氏又有了被寵幸的機會,于順治十一年和順治十二年又為順治帝生了兩個女兒,即皇三女和皇五女。
不過,令人想不到的是,巴氏所生的這三個兒女無一成活,全部夭折,這讓她傷心欲絕。更令巴氏心痛的是,沒過多久,順治身邊便突然多了一個女人,她就是來自滿洲正白旗的董鄂氏,即大名鼎鼎的董鄂妃。
董鄂妃來到宮中后,后宮眾多妃嬪瞬間被順治拋在了腦后,包括庶妃巴氏,也成了獨守寢宮的可憐人,她再也得不到順治的寵幸,巴氏失寵了。此后,關于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廣為人知,人們卻不知道在那幽深的清宮卻有一個曾經得到天子寵愛的女人,巴氏。
關于庶妃巴氏的結局,史料中竟然沒有記載,她是在哪一年去世的,我們不得而知,唯一知曉的便是她死后葬在了孝東陵,即順治帝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與28位妃嬪的合葬墓。
不過,關于庶妃巴氏,存在一個令專家也非常疑惑的封號,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福晉是清朝入關前貴族對妻妾的一種稱呼,這種習俗便沿用到入關之后,“額捏”在滿文中是額娘(母親)的意思,那么,“筆什赫“又是何意呢?究竟是巴氏的姓氏,還是巴氏的名字,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我們是肯定的,既然巴氏有福晉的封號,那就證明她是給皇帝生過皇子的妃嬪。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祖實錄》《陵寢易知》
更多精彩:云頂之弈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