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9年高考作文有共性,一定讀者到文尾,家長該明白老師良苦用心了。
從歷年滿分作文中,
家長更應當明白6個道理。
今天,高考第一天,湖北作文如下:
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好故事可以展現民族形象,背景新聞是“講好中國故事”,出自一代偉人,其用意很明確了,再次印證“作文有道”的道理。
共性在哪?
共性在哪?
共性在哪?
1、正能量。哪個家長還敢說老師作文教學太正統了呢?
2、以文載道。誰還敢說“道太深沉”“主張二次元”呢?
3、議論為主。你還以為“作文只要講故事而不要講道理”嗎?
4、無典不文。還不理解作文老師要求“文以典而華”的良苦用心嗎?
5、題目自擬。何人還敢以新聞學的理論去否認“主題先行”呢?
6、800字。小學要學會把文章寫長,中學要學會把文章寫短,老師的經驗你信了嗎?
說白了,中國高考作文充滿科舉時代的八股之氣,培養不出創新人才,這個道叔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何況不知道這一點。但是,學生作文的終極目標是為了高考的,道叔不得不這樣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