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指的是亞洲東南部的一個地理區(qū)域,東南亞總面積為4545792平方公里,總?cè)丝跀?shù)為6.758億人。東南亞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位于亞洲大陸上的國家緬甸、老撾、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位于島嶼上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其中馬來西亞一部分位于大陸上的馬來半島上,一部分位于加里曼丹島上。而新加坡雖然位于一座島嶼上,但是卻屬于馬來半島的一部分。
國家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總數(shù)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 首都 |
---|---|---|---|---|
文萊 | 5,765 | 449002 | 77 | 斯里巴加灣 |
柬埔寨 | 181,035 | 16718965 | 92 | 金邊 |
東帝汶 | 14,874 | 1320942 | 89 | 帝力 |
印度尼西亞 | 1,904,569 | 273753191 | 144 | 雅加達 |
老撾 | 236,800 | 7425057 | 31 | 萬象 |
馬來西亞 | 329,847 | 33573874 | 102 | 吉隆坡 |
緬甸 | 676,578 | 53798084 | 80 | 內(nèi)比都 |
菲律賓 | 300,000 | 115559009 | 380 | 馬尼拉 |
新加坡 | 719.2 | 5921231 | 8261 | 新加坡 |
泰國 | 513,120 | 71601103 | 140 | 曼谷 |
越南 | 331,210 | 97468029 | 294 | 河內(nèi) |
東南亞位于中國大陸以南、印度次大陸以東,澳大利亞西北部。東南亞北接東亞,西接南亞和孟加拉灣,東接大洋洲和太平洋,南邊是澳大利亞和印度洋。除了英屬印度洋領(lǐng)地和南亞26個馬爾代夫環(huán)礁中的兩個,東南亞是亞洲唯一一個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其他次區(qū)域。東南亞大陸完全在北半球。東帝汶和印度尼西亞南部是赤道以南的一部分,其中東帝汶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全境位于南半球的國家。
東南亞面積大約占亞洲總面積的10.5%,或地球陸地面積的3%。
東南亞最高峰是緬甸北部的的開卡博峰,海拔高度為5967米。東南亞大陸的特點是一系列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脈,被許多主要河谷及其相關(guān)的三角洲隔開。在許多方面,這些山脈就像扇子中的肋骨,其中的空隙是由河流雕刻的深溝。雖然整個大陸在結(jié)構(gòu)意義上是相似的,但其各種地質(zhì)成分和造山(造山)事件的時間段不同。該地區(qū)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受到印度次大陸逐漸、持續(xù)碰撞的影響大約在過去5000萬年里,歐亞板塊發(fā)生了變化,這一事件——強度從西向東逐漸減弱——一直是造成陸地變形的原因。盡管如此,東南亞大陸在地質(zhì)上相對穩(wěn)定,沒有活火山或最近活躍的火山,除西北和北部外,幾乎沒有地震活動。
大陸最東端的主要山脈特征是老撾和越南的安南山脈。在老撾和越南之間的部分,鏈條形成了一個從西北到東南的近乎筆直的脊柱,陡峭的表面從南海向東上升,向西逐漸傾斜。老撾南部的山脈變得稀疏,形狀變得不對稱。高地地區(qū)的特點是有許多高原遺跡。
高地之間寬闊的河谷和最南端更廣闊的三角洲包含了大陸的大部分低地地區(qū)。這些地區(qū)通常覆蓋著沖積沉積物,這些沉積物支持大陸的大部分耕作,進而支持其大部分人口中心。最廣闊的沿海低地是湄公河下游盆地,包括柬埔寨的大部分地區(qū)和越南南部。柬埔寨部分是一個寬闊的碗狀區(qū)域,剛好高于海平面,有許多突出的山丘露頭;它的中心是一個大淡水湖,洞里薩湖。在南部,廣闊平坦的三角洲占據(jù)了越南的整個南端。在河流三角洲之外,沿海低地只不過是山脈和大海之間的狹長地帶,除了南半部馬來半島。
馬來半島從泰國灣的源頭向南延伸約1450公里,直至新加坡,從而將大陸延伸至島嶼般的東南亞。最窄的地方,克拉地峽(約44公里寬)也大致將半島分為兩部分:上述北部長長的線性山脈讓位于地峽以南的短而平行的南北平行山脈塊,因此南部趨向東南并變得更寬。在泰國南部和馬來西亞西北部之間的西海岸等地區(qū),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石灰?guī)r景觀。半島上的山峰海拔從1500米到2100米不等。
東南亞的島嶼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群島之一,雖然不如北美洲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北部的群島,但是東南亞的群島地處熱帶地區(qū),無疑是資源更加豐富。
東南亞群島的特征是島嶼鏈——馬來群島和菲律賓群島——沿著地球的三個地殼部分的邊界形成。地殼不穩(wěn)定在整個地區(qū)都很明顯。地震和火山活動在整個南部和東部邊緣相當普遍。地震活動的后果之一是在該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量湖泊。
主導該地區(qū)的是巽他大陸架,亞洲大陸架的一部分,從泰國灣向南延伸至爪哇海。在大陸架向南匯合并覆蓋洋殼的地方,形成了大巽他群島和小巽他群島的巨大火山弧。這些島嶼的特點是高地核心,從那里流過狹窄的沿海平原的短河。
東南亞大陸有五個主要水系,從西到東分別是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三個最大的水系——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都起源于西藏高原。這三條河流有些不典型:它們的中上游流域盆地不是廣闊的集水區(qū),許多小支流為較大的支流供水,而是由幾條溪流組成,這些溪流被限制在狹窄、間隔緊密的山谷中。
東南亞以熱帶氣候為主,終年濕熱,雨量充沛。越南北部(包括河內(nèi))、老撾北部和緬甸北部是東南亞僅有的三個亞熱帶氣候地區(qū);冬季較溫和,最低溫度低至5°C。由于風或季風的季節(jié)性變化,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都分干濕季節(jié)。熱帶雨帶在季風季節(jié)造成額外降雨。雨林是地球上第二大雨林(亞馬遜雨林是最大的)。
處于或接近海平面的區(qū)域溫度全年保持相當穩(wěn)定,盡管月平均值往往隨著緯度的增加而變化更大。因此,除越南北部外,年平均氣溫接近27°C。海拔升高會降低平均氣溫,馬來西亞半島的金馬倫高原和菲律賓的碧瑤等地已成為熱門的旅游目的地,部分原因是它們的氣候相對涼爽。靠近大海也傾向于緩和溫度。
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每年的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許多地區(qū)的降雨量通常是這個數(shù)字的兩倍甚至三倍。降雨模式明顯受到兩種盛行氣流的影響:東北(或干)季風和西南(或濕)季風。
東北季候風大致發(fā)生在十一月至三月期間,為內(nèi)陸帶來相對干燥、涼爽的空氣和少量降水。當向西南流動的空氣經(jīng)過溫暖的海面時,它逐漸變暖并聚集水分。在氣流被迫越過山脈或遇到陸地的地方,降水特別多。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東部部分地區(qū)在此期間降雨量最大。
西南季風在5月至9月盛行,此時氣流反轉(zhuǎn),主導氣流向東北方向移動。大陸在此期間接收了大部分降雨。在馬來半島南部的大部分地區(qū)和偏僻的東南亞,很少或根本沒有長時間的旱季。這在赤道地區(qū)的大部分地區(qū)和菲律賓東海岸尤為明顯。
雖然干燥和潮濕的季風對于解釋降雨模式很重要,但地勢、陸風和海風、對流翻轉(zhuǎn)和氣旋擾動等因素也很重要。這些因素通常與季風效應(yīng)相結(jié)合,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nèi)產(chǎn)生高度可變的降雨模式。雖然許多氣旋性擾動只產(chǎn)生中等降雨,但其他一些會發(fā)展成熱帶風暴——在印度洋稱為氣旋,在太平洋稱為臺風——給它們經(jīng)過的地區(qū)帶來暴雨和破壞。菲律賓尤其受到這些風暴的影響。
截止2021年,東南亞總?cè)丝跀?shù)為6.758億人,其中有超過五分之一(1.43億)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這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島嶼。印度尼西亞總?cè)丝跀?shù)為2.74億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
東南亞華人是世界上除了中國大陸外最大的華人社區(qū),整個東南亞大約有3000萬華人生活。
東南亞國家信奉許多不同的宗教。按人口計算,伊斯蘭教是最普遍的信仰,約有2.4億信徒,約占總?cè)丝诘?0%,集中在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和菲律賓南部。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占多數(shù)的國家。
東南亞約有2.05億佛教徒,是該地區(qū)僅次于伊斯蘭教的第二大宗教。全球約38%的佛教徒居住在東南亞。佛教在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和新加坡占主導地位。祖先崇拜和儒家思想在越南和新加坡也很普遍。
國家 | 宗教 |
---|---|
文萊 | 伊斯蘭教(81%)、佛教、基督教等 |
柬埔寨 | 佛教(97%)、伊斯蘭教、基督教等 |
東帝汶 | 羅馬天主教(97%)、新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等 |
印度尼西亞 | 伊斯蘭教(86.7%)、新教(7.6%)、羅馬天主教(3.12%)、印度教(1.74%)、佛教(0.77%)、儒教(0.03%)、其他(0.4%) |
老撾 | 佛教(67%)、萬物有靈論、基督教等 |
馬來西亞 | 伊斯蘭教(61.3%)、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等 |
緬甸 | 佛教(89%)、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等 |
菲律賓 | 羅馬天主教(80.6%)、伊斯蘭教 (6.9%-11%)、福音派 (2.7%)等 |
新加坡 |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印度教等 |
泰國 | 佛教(93.5%)、伊斯蘭教(5.4%)、基督教(1.13%)、印度教(0.02%)、其他(0.003%) |
越南 | 越南民間宗教(45.3%)、佛教(16.4%)、基督教 (8.2%)、其他 (0.4%)、無信仰 (29.6%) |
基督教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部、東馬來西亞和東帝汶占主導地位。菲律賓擁有亞洲最多的羅馬天主教徒。由于印度尼西亞和葡萄牙統(tǒng)治的歷史,東帝汶也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2019年10月,東南亞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人數(shù)達到1.56億,其中9700萬來自菲律賓,2900萬來自印度尼西亞,1100萬來自越南,其余來自馬來西亞、緬甸,東帝汶,新加坡,老撾、柬埔寨和文萊。
2022年東南亞GDP總值達到了3.317萬億美元,大約占我國GDP的五分之一,人均GDP為5017美元。
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的話,2022年東南亞PPP總值為9.727萬億美元。
國家 | 貨幣 | GDP (億美元) | 人均GDP (美元) | GDP 增長率 | 通貨膨脹率 | 主要產(chǎn)業(yè) |
---|---|---|---|---|---|---|
文萊 | 文萊元 | 106.47 | 23117 | 0.10% | 0.30% | 石油、石化、漁業(yè) |
柬埔寨 | 瑞爾 | 263.16 | 1572 | -2.80% | 2.50% | 服裝、黃金、農(nóng)業(yè) |
東帝汶 | 美元 | 19.2 | 1456 | -6.80% | 0.90% | 石油、咖啡、電子產(chǎn)品 |
印度尼西亞 | 印尼盾 | 10887.68 | 4038 | -1.50% | 2.10% | 煤炭、石油、棕櫚油 |
老撾 | 基普 | 186.53 | 2567 | 0.20% | 6.50% | 銅、電子、錫 |
馬來西亞 | 令吉 | 3363.3 | 10192 | -6.00% | -1.10% | 電子、石油、棕櫚油 |
緬甸 | 緬甸元 | 708.9 | 1333 | 2.00% | 6.10% | 天然氣、農(nóng)業(yè)、服裝 |
菲律賓 | 比索 | 3673.62 | 3373 | -8.30% | 2.40% | 電子、木材、汽車 |
新加坡 | 新加坡元 | 3374.51 | 58484 | -6.00% | -0.40% | 電子、石油、化工 |
泰國 | 泰銖 | 5092 | 7295 | -7.10% | -0.40% | 電子、汽車、橡膠 |
越南 | 越南盾 | 3406.02 | 3498 | 2.90% | 3.80% | 電子、服裝、石油 |
東南亞的經(jīng)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nóng)業(yè);大米和橡膠長期以來一直是重要的出口產(chǎn)品。制造業(yè)和服務(wù)業(yè)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印度尼西亞是該地區(qū)最大的經(jīng)濟體。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而新加坡和文萊是富裕的發(fā)達經(jīng)濟體。東南亞其他國家仍然嚴重依賴農(nóng)業(yè),但越南在發(fā)展工業(yè)部門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穩(wěn)步進展。該地區(qū)主要生產(chǎn)紡織品、微處理器等電子高科技產(chǎn)品以及汽車等重工業(yè)產(chǎn)品。東南亞的石油儲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