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懶散,怎么辦?
首先,我們來找找原因,孩子為什么懶散?筆者認為,造成孩子懶散的原因大致有:
一,父母本身沒有帶好頭,做好榜樣。給孩子一個不好的示范。孩子身上的缺點,很多都是父母的映射。父母本身也是隨遇而安的性子,孩子也會覺得懶散也是理所當然的。
二,孩子年齡和生理階段本身固有的缺乏自制力。成人的自制力都是通過長期的訓練得到的。兒童本身的自制力不高,是這個年齡階段固有的特點。沒有誰生來就有自制力。這點上家長朋友們不必自我焦慮。
三,沒有給孩子設定目標,也沒有給孩子灌輸承擔懶散習慣后果的意識。孩子們沒有受過自制力方面的培訓,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所以就需要家長和老師來教育,監督,給予目標,并指導他們去實現。
找出來了孩子懶散的原因,就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如下可參考:
一、給孩子設定可見可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忙起來
研究證明忙著的人比懶著的人更快樂,但是沒有目標的瞎忙所帶來的罪惡感,會扼殺了這種快樂。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忙起來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比如想早起的孩子,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家長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明確自己做事的目標,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第一周先克服賴床的習慣,第二周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依此類推。孩子雖然性格懶散,但是只要有一個理由,他們還是愿意忙起來的。
二、賦予孩子以責任、擔當、勇氣
治療懶散,積極而有效的方法是賦予責任。每個人都是有責任的,只不過有時意識到了,有時還沒有意識到而已,所以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給予孩子可以擔當的起的一定的任務,孩子一旦肩上有了責任,就會覺得肩頭有了壓力,自然產生一種動力。比如可以利用孩子好表現的心理,讓孩子做個小老師,幫低年級的孩子輔導功課,在享受助人為樂的成功感,同時也激發孩子動腦筋去思考問題;還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孩子照顧一盆花草,每天定時澆水,并記錄植物的成長,仔細觀察。或者照料家里的一只寵物狗/貓,遛狗散步給狗狗喂食物,讓孩子體會通過自己的勤快換來結果的喜悅。
三、制定良好的學習計劃并監督他們執行
根據孩子實際能力,與孩子協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安排時間。嚴格按照計劃來執行每一項,務必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改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每個星期讓孩子把自己做的事情統計一下,寫出一個列表,然后每個星期把做得事情進行對比,慢慢的孩子能把有效的時間利用起來。如果沒有按照計劃做事,家長可以采用小小的懲戒,讓孩子明白懶惰會受到怎樣的懲罰,目的是促使孩子在心理上認識到自己應為懶散承擔責任,心態還應主動積極,孩子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否則,懲戒只會適得其反。
四、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后果
孩子的懶散和家人的嬌慣有一定關系,所以孩子事事求助于家長時候,家長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心不幫孩子做事,這樣就能強迫孩子自己做。懶惰會誤事,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了如起床晚了,吃不上飯了、上學遲到了,被老師批評了等后果時,家長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借口,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后果,記住教訓之后,孩子自己會反省,再懶,他就要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