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庾文君,其實我以前已經寫過她的生平,但是今天仍要故人重提,是為了權謀女性這一part的完整性。
庾文君(297-328年),是潁川郡鄢陵縣人,為東晉明帝司馬紹的皇后,左將軍庾琛的女兒。她出身于勛貴世家,父母待之如珠如寶,幾位兄長對她更是愛護有加,長大之后出落的很是清麗。
《晉書》稱她“性仁慈,美姿儀”,《太平御覽》贊她“令儀淑美”,總之小庾文君就是一個外貌,才學,性格一起發展的全面女孩。
當時執政的晉元帝司馬睿聽說庾文君的美名后,就把庾文君聘為兒子司馬紹正妃。(兩個人還是姐弟戀~)
這對少年夫妻,趣味相投,志同道合,婚后沒多久就生下了兩個兒子。(即是后來的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岳)
司馬睿走完自己的帝王之路后,就迎來了晉明帝司馬紹的時代。
司馬紹即位,冊立庾文君為皇后,而冊書中滿是贊美之辭,大抵內容就是皇后溫順恭良,體察萬民,大度包容。
他們的兒子司馬衍也在這時被立為太子。
司馬紹一生兢兢業業權衡東晉的朝堂,也許是因為解決王敦一派權臣所耗心血太多,身體染病,最后他只當了三年的皇帝,這對小夫妻便陰陽兩隔。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年僅五歲的小太子。司馬衍登基為帝,是為晉成帝,尊母親庾文君為皇太后。
大臣們因晉成帝年齡幼小,于是奏請太后庾文君應該依照東漢和熹皇后鄧綏的舊例臨朝攝政。
庾文君是個沒有太大政治野心的女人,或者說她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面對大臣們的請求,她曾先后四次辭讓。最后,估計是不忍心看到丈夫的心血作廢,她只好同意臨朝攝政。
《晉書》之中曾經提到:'公卿奏事稱皇太后陛下',這里的皇太后就是庾文君,以陛下稱女性者,也可謂是前無古人。
因勢單力薄孤掌難鳴,庾文君只好啟用外戚。她的哥哥庾亮非常有政治才能,人也甚為清高,負責管理詔書命令。雖是太后之兄,卻不愿意與某些大臣同流合污,一直勤勤懇懇的輔佐庾文君,辦事更是正直不阿,這勢必會得罪不少的權貴,引來排擠與嫌隙。
庾文君怕外戚專權,所以對于自己的娘家人管理的十分嚴苛,就連大臣們上奏要追封她的父母親,庾文君陳辭推讓不答應,大臣三次奏請都不依從。
亂世紛亂,即使庾文君努力維持也擋不住下臣野心。東晉歷陽太守蘇峻等謀反,后直接攻占京都建康,庾文君擔心受辱,憂傷而死,時年三十二歲,謚號明穆皇后。
畫師:珊子想畫就畫(謝謝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