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劉邦的皇后呂后絕對算是其中一位。劉邦死后,盡管繼位的是兒子劉盈,但此后多年掌握大漢政權的人是呂后。呂后掌權之后對劉氏家族大加屠戮,不少劉氏宗親被迫害。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彘,凄慘死去,最喜歡的兒子劉如意被呂后毒死。那么,劉邦在臨死前,難道沒有看透呂后是一個狠毒的人嗎?
當然不是,劉邦早就了解呂后的手段,別的不說,他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自己一死,呂后一定會對寵愛的小兒子劉如意下手。所以劉邦早早地便將劉如意封為趙王,還讓戰(zhàn)功赫赫的大臣周昌去給劉如意做丞相,為的就是守護劉如意的安全。那么,明知道呂后不是善茬,為何劉邦沒能將她除掉呢?
呂后本名呂雉,出生在一戶大戶人家,據史書記載,呂后的父親請客,邀請的都是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必須拿份子錢才能進去吃飯。可見呂后家家境殷實,至少比劉邦這個泗水亭長家的條件好得多。可就是這樣一位白富美,被父親做主,嫁給了比自己大許多的劉邦。嫁給劉邦之后,呂后開始過起了苦日子。她要為劉邦生兒育女,還要撫養(yǎng)劉邦在外面生下的私生子,照顧年邁的公公。為了生計,她還要下地種田。原本是千金小姐的呂后,不得不辛辛苦苦地操持這個整個家庭的瑣事。
忙碌疲憊也就罷了,劉邦在押送服徭役的民夫時私自將他們放走,只能躲進山中,他便成為了朝廷通緝的要犯。呂后每天都要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除了照顧家中老小,還要偷偷給劉邦送吃的,躲避朝廷鷹犬的迫害。
即便是這樣,呂后也沒有拋棄劉邦,后來劉邦與項羽爭天下,呂后與公公劉太公被項羽擒獲。項羽拿劉太公做要挾,劉邦竟然說出了分一杯肉羹的驚天之語。一個連老爹性命都不在乎的人,哪里會在乎妻子的性命?雖然項羽最后還是將呂后與劉太公給放了,但是二人被扣在項羽軍營多日,想必也是吃盡了苦頭。
對于劉邦來說,前期的呂后可以說是一個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賢妻良母,所以即便后來呂后人老珠黃,即便身邊有了美貌的戚夫人,他依舊將呂后立為皇后。只有將這個跟著自己吃苦受罪,起于微末的賢妻良母立為皇后,才能服眾,若真是立戚夫人為皇后,估計那些跟著劉邦打天下的臣子們第一個不答應。
陪著劉邦熬了多年終于成為了皇后,呂后卻并沒有安全感,反而覺得危機十足。她已經年老色衰,而劉邦的妃嬪們年輕貌美,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有人取代自己的地位。既然無法通過美色來留住夫君的心,那么身為皇后就應該在朝政上幫助夫君。
劉邦成為皇帝之后,便開始著手除掉昔日跟隨自己的功臣,功高震主的韓信首當其沖。但劉邦這樣做是極為不得人心的,畢竟當日的白馬之盟歷歷在目。劉邦在對韓信進行一系列的打壓之后,韓信最后竟然死在了呂后手中。呂后讓蕭何將韓信騙到未央宮,讓一群宮女將其殺死。韓信死后便輪到彭越了,對于彭越,劉邦只是想將他流放到蜀地,而呂后卻果決地將其殺害。
在鏟除開國功臣方面,呂后作為皇后可是幫了劉邦不少的忙,有些事情劉邦不方便出面,呂后可以。此時的劉邦不是沒有察覺呂后的野心,只是他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相信既能利用呂后為自己辦事,又能掌控住呂后,使她不至于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劉邦對于自己的確是很有信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隨著呂后在朝中的暗中經營,不知不覺中劉邦已經無法完全掌控住呂后了,除掉她更是困難。那么,劉邦是什么時候察覺到了這一點呢?劉邦與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是嫡長子,在劉邦成為皇帝之后,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但劉盈為人柔順善良,這樣的性格并不受劉邦的喜歡。劉邦更加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在戚夫人的耳邊風下,劉邦一度動了更換太子的念頭。
劉邦廢太子的意向被呂后得知了,身為母親的她心急如焚,后來在陳平的指點下,她將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請出山。要知道當年劉邦費了好大的力氣請四位老人出山,都沒能請得動他們。他們卻愿意為太子出山,四人異口同聲地說是感念太子的仁德才出山。當時的劉盈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傻子都看得出來四人是呂后將他們請出來的。
看到眼前這四位老人,劉邦立刻明白了,呂后再也不是他能掌控得了,尤其是在討伐英布造反歸來后,他的身體越來越差,而呂后正值壯年。劉邦知道朝堂內外,呂后的勢力已然壯大,羽翼豐滿難以除掉。所以他完全斷絕了廢太子的念頭,自然也開始為戚夫人母子尋找退路,因為他知道以呂后的性格根本不可能放過戚夫人母子。
戚夫人身在深宮,活活被呂后折磨死。善良的太子劉盈,實在不忍心看到母親害自己的弟弟,于是便將劉如意帶在身邊寸步不離,不給母親下手的機會。可呂后還是尋了一個機會,趁著劉盈外出,將劉如意毒死。心灰意冷的劉盈面對強勢的母親低下了頭,不再有治理國家的豪情壯志,朝政完全落入了呂后之手。
年輕時的呂后為人妻子賢惠能干,與夫君一起奮斗闖出一番事業(yè),她是最好的皇后人選。坐上皇帝寶座的劉邦,利用能干的呂后做了不少的事情,自信可以將其掌握手中。可他沒想到呂后的勢力發(fā)展得那么快,最后想要除掉她已然沒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