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都有屬于自己的后宮,而在后宮之中,通常都會有非常多的妃子存在。不過李世民當皇帝后,雖然也有屬于自己的后宮,但后宮中的妃子人數與其他皇帝后宮中的妃子人數相比而言,卻算不得多。到他崩逝的時候,后宮僅有十幾位漂亮妃子存在。
之后李治繼位,需要建立屬于他自己的后宮。這個時候,如何處置李世民后宮中的妃子就成了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對李治在李世民逝世后對待其后宮妃子們的方法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本文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這件事的具體情況。
李世民雖然是明君,但到了晚年的時候,也免不了會犯其他帝王也會犯的錯誤,即非常沉迷于服食丹藥這件事。很顯然,他之所以會犯這種錯誤,只是因為他很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罷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犯下的這個錯誤反倒導致他死得更加快了。
李世民崩逝后,留下了十幾位漂亮的妃子。其中,有些妃子不僅得過寵,而且還給李世民誕下過子嗣;有些妃子則只得過寵,而在子嗣方面卻并未有所出;還有些妃子可能根本沒得過寵,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子嗣存在了。
第一,有子嗣的妃嬪,讓她們隨其所生子嗣生活。李世民崩逝后,他的兒子李治繼承了皇位。這樣一來,如何處置父親后宮中的妃子,就得由李治來拿主意。當然了,在李治給出具體的處置意見前,他也會參照一下皇室對先帝后妃處置方式所做出的規定。
對于有子嗣的妃嬪,李治下令讓她們隨其所生子嗣生活。如此,無疑算得上是對符合條件的妃嬪最好的安置。比如我們熟知的韋貴妃,李治對她的處理方式,就屬于"下令讓妃嬪隨其所生子嗣生活"這一種。
當然了,也并非所有符合這一條件的妃子都能得到這樣好的安置。亦或者說,符合這一條件的妃子能得到什么樣的安置,最后還是得由李治這個新繼位的皇帝說了算。若是李治看誰不順眼,不給予她這樣好的安置,也是沒人敢有異議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世民后妃中符合上述這一條件的妃子還算是比較幸運的。畢竟她們攤上的是位既孝順又仁慈善良的新君,否則的話,可能即便她們都有子嗣,也未必有機會得到如此好的安置。
第二,無子嗣的妃嬪,則會被送到崇圣宮或者感業寺出家為尼。這種處置先帝后妃的方式,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在很多與李世民或者李治相關的電視劇中,都曾做過相應的介紹。而且得到這種處置的先帝妃子數量占比較大,算得上是主要的一種處置方式了。
一旦這些妃子得到了這種處置,那她們接下來就只能常伴青燈古佛,于孤苦無依的狀態中等待死亡那一天的到來。可以說,不用殉葬是她們之幸,而不能像正常女子那樣繼續生活,則算得上是她們的不幸。
除了上述處置方式之外,李治在處置李世民后妃的時候,還曾對一個女子采取過較為特殊的處置方式。此女就是武則天,而李治當時對她采取的那種較為特殊的處置方式,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將原本已經入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迎回皇宮,并在不久后娶她為妻。
即便當時反對李治這么做的人不在少數,可李治這個人在其他事情上表現得比較懦弱,唯獨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得較為強硬。因為他不是李世民,所以大臣們也不太敢跟他對著干。這樣一來,武則天就順利由李世民的后宮妃嬪,搖身一變成了李治這個新皇帝的皇后。
看完上述內容后,可能很多人會好奇怎么沒有涉及到殉葬這種處置方式?其實,有資料顯示,唐朝并未規定帝王崩逝后妃子必須殉葬。當然了,若是有哪位帝王有這樣的明確要求,那在他逝世后,他的繼承人和朝臣們也是會想辦法滿足他的要求的。
而談及李世民崩逝后的情況,那可能就屬于沒有規定讓妃子殉葬的那種情況了。否則的話,估計史書上所記錄的那些我們熟知的李世民的后妃,起碼有一多半得參與殉葬了吧?若真如此,哪里還有日后的武則天?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