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生態系統確實是相生相克,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循環系統,存在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而我們人類也參與其中,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人類的先進文明似乎已經讓我們脫離的大自然的控制,我們不再和其他動物一樣過著弱肉強食的生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似乎也沒有什么天體?但是大自然卻留了一手,給所有的生命都準備了一種“邊緣生物”,那就是病毒。
人類的生存進化史其實是一個與自然界斗爭的發展史,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我們遠古的原始人類祖先,他們坐在黑暗的篝火旁,害怕夜晚的捕食者。但數百萬年后,我們殺死或圈住了所有可能傷害我們的大型動物,人類在戰勝自然界其他捕食者后,卻發現了另外一種天敵,一種自然界最微小的更加致命物質:病毒,于是人類就展開了與病毒漫長、古老而又充艱苦的斗爭。
在人類歷史上天花病毒曾造成了數億人的死亡,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上世紀50年代,艾滋病病毒意外地從黑猩猩身上傳播到了人類,目前全球約有3790萬人攜帶艾滋病毒,包括近些年來發現的大量新病毒埃博拉、狂犬病毒、SARS、MERS、馬爾堡、埃博拉、尼帕、亨德拉等等,這些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遠遠高于歷史上的任何災難事件。但人類目前只攻克了天花病毒,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病毒的抗體,至此這種病毒也銷聲匿跡了。
病毒這種東西很難描述!它是邊緣生物,你可以說他有生命也可以認為沒有。它們從進化史上與細胞一起出現,但完全走向了不同的進化道路,細胞往更復雜、更先進、更多樣化的方式發展,而病毒是怎么簡單怎么來,完全是在退化,選在了另外一種生存方式。病毒的結構是非細胞的,沒有宿主它們活不了多久,它們可以進行繁殖和進化,但它們不呼吸,不吃東西,也不排泄。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類比,例如計算機病毒只不過是一段代碼而已,代碼就是一系列字母和數字。這串代碼不一定需要存在于電腦磁盤上,你可以把它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記住它,但他確實存在,只要它不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它就是無害的、休眠的、抽象的,它也沒有生命。然而,一旦代碼進入了計算機,它會做三件事。它首先會侵入并控制主機,然后使計算機運行錯誤,最后可以復制自己傳播到另一臺計算機上。
生物病毒也是類似的。在活細胞之外,它們只不過是一條信息,是蛋白質包膜中的一小段DNA或者RNA。等它找到宿主就會侵入細胞,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入細胞核中,利用細胞的能量和復制攻擊來復制自己。病毒一生的終極目標是侵入一個細胞,利用細胞的功能復制自己,然后傳播到下一個宿主。
不過,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個好消息的。其實對病毒來說殺死自己的宿主,或者使其失去功能,對它來說并不利。你想想病毒需要宿主才能存活,那些能迅速殺死每一個宿主的病毒注定要滅亡,因為它們將沒有機會從一個宿主跳到另一個宿主。埃博拉病毒和這次的新冠病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們都有很長的潛伏期并沒有任何癥狀,這就是病毒的高明之處。在漫長的進化和與宿主共存的過程中,病毒會慢慢降低毒性,以達到與宿主和平共處。
艾滋病毒就是進化的冠軍。因為它的信息是以RNA而不是DNA的形式攜帶的,所以當它復制自己的時候,沒有機制來糾正錯誤,而且變異的速度非常快??焖偻蛔兪撬颖苊庖呦到y攻擊的方式之一。因此它可以和宿主共存很長的時間,來增加它的傳播周期。而病毒的這種快速突變也使得它更新的比較快,很難去直接殺死它。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能感覺到病毒在自然界是沒有所謂的直接的天敵的。就連人類這種自認為是自然界的頂級掠食者,也是它們的目標。但病毒也有間接性天敵,那就是它離開宿主無法生存,自然界的環境可以抑制它的繁衍,其生存也需要特定的環境!因此高溫、紫外線、消毒劑都可以殺死它們。而我們人類的皮膚、免疫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阻擋和殺死病毒。
因此只要我們做好防范,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讓其無法尋找新的宿主就是病毒最大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