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知名的幼教體系主要包括蒙臺梭利、瑞吉歐、華德福、多元智能和DAP等七大教育,這些教育理論成為了全球85%以上的幼教機構的指導教學思想。前面提到的這幾種教育理念在國內知名度也比較高,很多家長也越來越重視,但也有不少家長對這些主流幼教理論有些傻傻分不清,下面由非凡小獅一一給大家簡明扼要說明一下,以助父母幫孩子選擇更適合的幼兒園就讀。
第一、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起源于意大利,由Maria Montessori提出,強調兒童的智力開發,提倡在早期教育上以感官訓練為主,這就需要學校為幼兒提供良好且專屬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樂于在這個環境中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以觀察為主,實施混齡教學、完全人格培養、豐富的“教具式”教學,喚醒孩子內在的引導力量,挖掘出孩子的無限潛能。
其教學內容有日常生活教育、自然人文教育和語言教育等方面,老師們在教學時注重工具的價值,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操作能力和專注力,強調把握兒童敏感期教育,順著敏感期發展特征施教,可以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經過近百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已被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認同,貫徹其理論的教育機構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二、多元智能教育理念
1983年,兒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家加得納提出,這對傳統的“一元智能”觀給予了強有力挑戰。這一教育理論,將人的智能分為8個方面,即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內省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觀察者智能。
該理論注重兒童智能的全面開發,指出0~7歲是幼兒各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這一階段幼兒的智能能否全面平衡地發展,直接關系到幼兒的一生。每一個人的智能組合不同,通過教育可以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從而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富有個性的、適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人。
上世紀末,多元智能教育理論一經引入中國,就受到了中國幼兒教育領域的熱烈歡迎。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早教機構,比如全腦開發、潛能開發等其實就源于這一套理論。
第三、華德福教育理念
華德福教育源于德國,由奧地利科學教育家魯道夫·斯坦納根據自創的人智學理論而創建。
該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兒童天性,注重身、心、靈、精神的整體和諧發展,協助兒童智慧生成,“個性化”教育富有特點。
華德福教育理念的精髓是倡導自然主義和全人教育。每一所華德福學校或幼兒園都有一個有機農場、農園教室,兒童通過各種活動進行手、心、腦整體參與的學習,學術學習不被提倡,也不設置這方面的內容。
1919年,斯坦納在德國創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二十世紀末傳入中國。歷經90多年的發展,如今華德福教育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的獨立教育運動之一。
第四、瑞吉歐教育理念
瑞吉歐教育理念,源自意大利東北部一座城市瑞吉歐·艾米里亞。20世紀60年代以來,當地的洛利斯·馬拉古齊,和其他幼教工作者一起,創立并發展了這個教育理念。
該理念主要包括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我就是我們”、“互動關系”、“合作參與”、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等,強調有系統的符號呈現,順著幼兒的思維和認知,以培養幼兒的智慧發展為主,要求教師多采用動作、手勢、姿態、表情、繪畫、雕塑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課程完全根據兒童興趣開展,兒童可以以任何形式表達和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而教師除了需要接受藝術培訓外,沒有提前編好的教程和大綱。
第五、福祿貝爾教育理念
1837年,該理論由德國教育家、現代學前教育鼻祖、被譽為“幼兒園之父”的福祿貝爾創立。其核心思想,是順應自然的原則,認為教育應當追隨兒童發展之自然。
福祿貝爾教育認為游戲和手工作業能激發兒童的內在本能,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知識傳授只是附加部分。該思想也非常重視手工材料和教具的準備,手工主要有繪畫、紙工、用小木棒或小環拼圖、串聯小珠、刺繡等,十分重視環境的設置,主張幼兒園必須設置花壇、菜園、果園,組織兒童進行栽種,學會照料植物,通過勞作活動認知自然。
福祿貝爾學前教育思想在世界學前教育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國于20世紀初通過日本引入該思想。
第六、DAP幼兒教育理念
該理念即發展適宜性教育實踐的幼兒教育理念,由全美幼兒教育協會于1987年提出,現已成為美國幾乎所有托幼機構的教育實踐指南。
DAP教育的核心是發展適宜性實踐課程,課程內容選擇主要依據三個方面:兒童發展階段的認知、兒童個性特點的認知以及文化差異。
DAP教育倡導尊重幼兒主體性,突出強調幼兒教育的適宜性、目的性和拓展性。它以創意性游戲體驗為主要實現形式,寓教于樂。提出“有效教師”是游戲環境的創造者,應當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還要全面考慮兒童的個性、家庭環境、文化背景、智力水平的差異性,時刻留意兒童的需要、能力和興趣,對環境設置進行不斷變更。
2015年美國幼兒教育協會執行主席發表著名演講,把DAP教育,與福祿貝爾教育、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并稱為“世界四大幼兒教育理念”。20世紀末以來,DAP教育的有關理念開始傳播到中國,近年來流行了起來。
第七、EYFS英國早期教育理念
EYFS是英國政府以“給父母最好的選擇,給幼兒最好的開始”為宗旨,提出建立的早教體系,2008年9月起被正式納入英格蘭《兒童保育法案》。
英國教育界認為,比起傳授所謂“真實而正確的知識”,教會兒童如何交流顯然更有價值。該體系確立了28項早期教育目標,117個評價標準,從七個領域,對0-5歲早期教育機構提出了法定標準、評價要求和結果期待。這七個領域,包括了三個主要領域:溝通和語言、身體的發展、個人社交和情感的發展;還包括了四個特色領域:讀寫、數學、對世界的理解、藝術和設計的表現力。
對孩子來說,家長的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在社會浪潮的裹挾下,用什么理論和方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相信家長們都有許許多多的迷茫和困惑。深入研究后,你會發現上面提到七種的國際主流教育理念其實都有局限之處,哪種教育模式更適合自己孩子才是選擇的關鍵。歸根到底,家庭教育還是要從孩子自身出發,請父母多關注孩子每天發生的事情,聽他聊聊他的感受,日常生活還要多觀察孩子,讀懂孩子才是教育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