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初中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活動于2010年5月17日拉開了帷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現場聽課活動。此次活動共兩天,雖只有短短的兩天加上來回行車路程共計4天時間,但聽了12位教師精彩紛呈的信息技術課,讓我領略了其他信息技術教師的風采,精湛的技藝,迷人的魅力。下面就稍微談一談這兩天聽課前后的一些感受。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每堂課都很有特色。也讓我感到自己對教學理解的不足,深感自己要在教育思想觀念,知識能力和專業素養方面有待提高。
這次聽課活動,我發現這些教師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優點。
1、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鉆研與分析、教學法基本功扎實、調控能力強、體現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展示自我的教學理念。
2、許多老師上課材料都準備的非常豐富,網站化教學課件是一個流行的趨勢,也體會到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的辛苦。
盡管各個地區參賽教師上課時發揮的水平有高有低,但就我個人而言,每一堂課帶給我的震撼都是巨大的,下面我就談談我的聽課感受。
一、課堂情境創設和課程導入
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目標就是能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運用和表示。忽略了這點,我們就會走入各種誤區。
做為一名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一開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你的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如秦皇島市第八中學的
總之,當教師創設的情景或者任務能夠成為現實中的需要,或者激發出學生的內在需求、現實需求時我認為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導入設計,沒有由來的課程導入,為了任務而設計的課程導入是非常失敗的設計。
二、新課部分的教學
在新授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都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網站引導教學案進行自學、幫學、演示等方法。
參賽教師中大多數都有自己的教學網站,分任務、分小組,自學、自主探究,助學課件包含圖文的、視頻的,講課中我發現大多數同學能通過教師錄制的視頻自學,但是網站化教學,學生易被海量信息淹沒,如有的老師給了很多方案,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做哪個好,所以評委老師也指明網站信息不要太多,要簡單與課程無關的東西不要有。
幫學和演示一般在學生自學效果不佳的情況下運用。幫學又可分為教師指導幫助和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教師指導幫助一般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學生之間幫學有時需要區別對待。有的學生獨立自學確實有困難,確實需要幫助。但也要注意少量的學生因學生幫助方式不對(比如直接幫他/她做),時間長了,造成了這些人形成了學習依賴心理。同樣演示教學也很大弊端,尤其過多的教師演示,造成不少學生形成了你不教我我就不會的局面,同時缺乏學習中的失敗體驗,對知識的印象淺,不會處理一些變化問題。
本次優質課的比賽,不少老師運用了分組的方法,實行小組間的竟賽,然
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大多數老師都進行了本節課的一個升華,主題創作,也是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一個發揮,教師給出作品評價標準,有的分組探究選主題,集體討論本組主題是什么?為什么選擇?
三、課堂評價部分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關注每個老師的課堂評價,關注的他們在一堂課中運用的教師評價的方式、時機和它帶來的影響。
評價方式從本次活動看到,不少老師都能使用多角度對學生做評價。各位老師不約而同的都用了自評、他評和師評。自評時每個同學都認為自己是優秀的,特別是小組代表形式的自評,都是自夸型的,不過這說明現在的中學生都很自信!學生在他評時,不僅可以發現被評價人的問題或者優點,同時也讓自己得到了比較和學習的機會。師評也很重要,在學生心目師評很有份量,因此教師的評價不能隨便,更不能沒有原則的說“好”,而且教師的評價不應該過于單調。印象最深的是唐山五中王錚老師的作品評價,做得好的發獎品,而獎品就是自己課上做的于名勝古跡的合影,讓人回味難忘。
良好的評價是學生學生走向發展、甚至學習興趣走向轉折的一個重要契機。尤其帶給被評價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而這其中有幾位老師所上的課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位是秦皇島八中的張敬波老師,她的課題是《走進Flash》,本課是關于Flash動畫制作的初始階段,是動畫學習的初始階段,張敬波老師在上課一開始,利用快速轉動的扇面,做出小鳥入籠的視覺動感效果,激發求知欲望,為本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整節課問題鏈、任務鏈兩兩結合,學生作品方案更是豐富,2幀動畫可做出水壺開了、花開了、眨眼睛等,最后小組合作完成作品,網站學案細致有序,包含制作步驟(小組內確定動畫主題,設計動畫內容,組內分工)、作品要求(有主題,動畫設計合理),整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習激情高,學習輕松,并且對鼠標的幾種操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而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利用問題教學法,將整節課的內容以提問方式像串珠一樣組織起來,前后連貫順暢.
第二位是唐山五中的王錚老師,他的課題是《圖像合成與分層圖像》,本課是關于Photoshop中魔棒、仿制圖章、抽出等工具,網站課件準備了大量學生照片、圖片、動畫和視頻教學資源,構建師生互動,相互交流的平臺。首先播放旅游相冊,學生看到自己沒有去過法國卻于埃菲爾鐵塔合影,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課中復習三種工具,小組討論從那種工具入手開始學習,然后小組自學,先學會的可搶貼大的五角星,操作過程中請完成速度快的同學下位幫助其他同學完成人物,也體現了互幫互助的理念,而這節課給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環節就是王錚老師在讓學生操作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的操作,課前做了大量充分的準備,利用ps制作了全班同學的頭像,發送給學生機,比起全班同學用同一張圖片插入的枯燥無味,用自己的頭像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
當然其他老師的課也同樣精彩,這些老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如何從那些看似枯燥的教學內容中創造出一些閃光點,引發學生興趣。
以上是我聽優質課的體會,結合到我們自身教育教學,我想,雖然我們每一節課不可能像優質課那樣每節課準備那么大量的材料,每節課都設計得很精彩,但一定要在備課過程中有這方面的設想,并在平時的教學中做些嘗試,盡量與新課程標準一致,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