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氣功革新操作法-先后合天中運靜坐功
userphoto

2022.05.27 江蘇

關注

劉夢九

氣功對于治療許多慢性疾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切除手術后遺癥、頑固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原發性高血壓病、神經衰弱、非活動性肺結核、神經性皮膚炎、瘢痕組織、重病后的脫發癥以及因營養不良或病后恢復期和過度疲勞引起的身體衰弱等等,確有顯著的成效,這是在黨的中醫政策正確領導下而獲得的成就。

氣功除治療疾病外,在另一方面的重要性就是"治未病""養生術"的真理,它是解決延年長壽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這方面我特為介紹氣功革新操作法——先后合天中運靜坐功,作公開的研究,不妥的地方還請同道者予以指教。

一、原理

鍛煉氣功首先要正確地認識""的意義和"真氣"對人的關系,以及如何利用它來治療疾病和預防保鍵而達到延年長壽的目的。李念莪"內經知要"在道生篇的上古天 真論 節 說道∶ "氣有先天后天之別。后天者,呼吸往來之氣也。先天者,無形無象,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也。若得訣行持,不過一時辰許,先天祖氣忽然來歸。鼻管如迎風之狀,不假呼吸施為,不事閉氣數息。特須一言挾破,可以萬古長存。"張景岳亦說道∶"然鐘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氣,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氣。"因為氣有先天與后天的分別,所以在鍛煉氣功時必須正確地掌握這兩種不同的氣。靈樞刺節真邪篇亦 說∶"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也。"所以我們說,"真氣"乃鐘于未生之初,可以叫它"先天祖氣",真氣發生必須由靜功才能得來,所以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在先天胞胎的時期,運用自然的胎息以貫通先天祖氣,通過奇經八脈循環不息,流行運動于一身上下內外。自脫胎而后,剪斷臍帶,即另起呼吸,直從口鼻出入,而先天一點元氣只落于中丹田,任督二脈前后間斷不能銜接,于是陰陽不交,水火不能相濟。所以后天呼吸一起,而胎息即行隔斷,以致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亦失去了它的作用。但鍛煉靜坐氣功的人掌握了方法和規律,"得訣行持",不但使后天呼吸加 強它的 功能,更可以重新恢復胎息,使先天元氣與后天之氣互相起到調陰洽陽、水火相濟的功能,以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所以"先后合天中運靜坐功",就是采取先天自然坐法之妙,而解除后天強制之誤。先天祖氣與后天呼吸之氣兩者相合相化,無所謂先,亦無所謂后,而后一身百節息息相通,身心常在太和元氣之中,以常保青春,而健康自在。

二、姿勢

坐的姿勢就是以高九寸六分之凳為基,上鋪四分厚墊,和為一尺之數。其身體高大或矮小的當以此為標準,而使其高低平中和度為宜。身坐其上,不可挺而用力以強其直,亦不可屈而懈怠以頹其勢,必須端正而不屈曲欹斜。坐下鋪 蒲團,乃使身體舒適而不感覺坐的痛苦。寬解衣帶和紐扣,使氣不受阻滯。正身端坐,直背平肩,腰脊頂項,骨節若柱。鼻準對臍,耳對兩肩,自然左右不致傾敬,前后不致偃仰。兩手指并攏,手心復于膝蓋之上,以使氣息可以由于心腎之外戶而游于周身。兩腳跟靠近凳腿二寸遠的地方,向外伸開, 成八字式,作三十度的角度。人每端坐,則臟腑各得其宜、各施其功,任其自然安舒,坐一刻獲一刻之益。如此用功愈久,則先天氣光之由內而外,由外而微,由微而著,由著而包合于一身,這都是靜坐的功候,一步一步的進益。切不可稍涉偏滯勉強,有關發育之弊。

坐法

中運坐法合先后天之宜,一曰塞兌,二曰鵲橋,三曰凝神,四曰垂簾,五日觀鼻,六日收視,七日返聽,八曰守姿,此為鍛煉坐功的基礎。塞兌的意義乃是平靜呼吸而運變化。鵲橋的意義乃是貫通任督二服而綿內息。凝神乃是意守丹田,摒絕外念而專心志。垂簾乃是內收陽氣而致運化。觀鼻乃是端正身心,以貫通關竅。收視乃是化除內室而通滯塞。返聽乃是運用精神內守,以凝真氣。守姿乃是意志集中,上注祖姿而下達丹田,于是氣光穩定而照耀周身。以上八點順大序而守,練之以自然,導之以恬適,坐功必定大有成就,而有益于身心,所以必須堅恒而不間斷,才能知其奧妙而有所收獲。茲再將此八點詳細解釋于下

1。塞兌 兌為口,塞兌就是口輕閉的意義。因為鍛煉氣功的要端,在于調息之功。人身之氣的升降本于呼吸,而神經又為呼吸的主腦。如氣之外泄,則呼吸不勻,息息不調。息不調則氣不能運,氣不遠則任督不能通。氣不能通任貫督,又怎能卻病而延年呢?所以必須塞其陰而閉其口,使呼吸不由口出,并使真氣得以調勻。但輕閉二字亦當加以體貼,若失之過重,則近于強制功夫,又非自然的道理。

2。鵲橋 人身有內鵲橋與外鵲橋的分別,所謂以后尖輕抵上腭,乃指外鵲橋而言。煉功的時候,真息一動,津液自然而然地發生,必須以舌承之,使真息運行而無阻礙,通于自然之中。且人身之氣,清濁混淆,清者生于氣管,濁者生于食管。用舌以唧接,可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這又是無形中的妙用。不過用舌抵腭,宜直不宜蹬,宜輕不宜重,恰在靠近上牙根處。在有意無意之間,有痰就輕輕吐出,生津 就 徐徐咽下,一切所任其自然。

3。凝神 凝神就是大腦皮層意志集中的意思,乃是煉功下手工夫第一要義。凝神的方法,推進一步就是息心。在未坐之前要下一個命令,凡是心上做的事,在坐的時候統統要停止工作。心息靜了,氣也就隨之而靜。息心靜氣乃是凝神最妙的方法。息心靜氣之后,就凝聚精神意志于氣穴丹田,此外為歸根復命之竅,亦就是人身的"規中",只要回光返 照注意規中,于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自然神氣融洽。其間一呼一吸,一開一合,順其自然,我之神志只有主宰于其中。神凝于此,息自然調。息調則平,平則和。如大海之波,風平浪靜,一身通泰,可以延年益壽。所以凝神調息的妙訣,就是神凝氣中,氣包神外,兩者混融,了無分合,日變月化而周天氣運自能上通下徹。如果精神意志不能凝守于丹田,思想散漫,就會游思妄想。于是神氣不能團聚凝于一區以得到氣功 保 健的 效驗。制止游思妄想的方法,可用數息以收斂其心志。神志能凝,則精神內守而專一,虛極靜篤,而真陽元氣自然發生。一陽化生,則宿疾齊消,身心爽快,行步敏捷,顏容光耀。所以凝神與調息是不可分開的,在鍛煉氣功中居于重要的一環。

4。垂簾 垂簾就是眼瞼睫毛下垂,猶如簾之垂于戶。兩目略開一線,并非緊閉兩目的意思。倘若緊閉兩目,就容易入于昏沉欲睡的道途。昏沉、瞌睡、半睡眠、睡眠與催眠的狀態,都是在鍛煉氣功時最忌刻而不應當有的現象。兩目略開一線后,第一觀其鼻白。

5。觀鼻 鼻白就是鼻的準頭,能觀鼻白,其心必正。心正而后神凝,神凝而其周身血氣自然而然地順序流 行以 貫 通脲絡。所以最初入靜處,舉眼一視鼻端,定個準則。眼太開,失之外走,易于散亂。眼太閉,失之內馳,易于昏沉。惟有垂簾得中,恰好望見鼻端,彼光自然透入。眼之所至的地方,心的意志亦到那個地方去。心之所至的地方,氣亦到那個 地方去。同時要留心鼻中的氣息,左右出入之氣亦可吐可納。吐是吐我身中的濁氣,納是吸收天地的清氣。天地清靈的氣,可以養我先天混元的祖氣。氣息和平則胃能夠得到適當的調養,胃能養則胃火息滅,而無胃炎和種種胃病的疾患。所以丹功秘經上說; "千竅萬竅,鼻之一竅,鼻竅一通,諸竅齊融。"亦可見觀鼻與鼻息二者的重要了。

6。收視 又叫做"止觀""回光",就是眼光向內視而不外視的意思,使兩目神光聚于眉心,由此處再下注丹田,于是精神意志與呼吸氣息兩兩相抱相融。

7。返聽 返其聽神經,不外聽而內聽。輕微以聽氣息的吸入往來,或疾或慢,有無浮躁或阻滯。聽息一法為凝神的要訣,果能以神入氣,煉息歸神,使意氣相合,則清氣自升,濁氣自降。一身上下內外自然清寧,而達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景象。到得身清體寧的時候,瞥見清空之氣時常回旋在一身上下內外之間,這就是"胎息"發動的征驗。

坐功的初步工夫就是系心一處,心不離嬰,姿不離心,使心姿打成一片。欲使心姿歸一,必須先從收視返觀開始。坐功言收視而不言不視,言返聽而不言不聽,乃是視而不視、不視而視,聽而不聽、不聽而聽的意思。此中奧妙,非從靜默中不能知其所以然。有人于靜坐煉功的時候,發生昏沉欲睡的 現象,或心念外馳。雖視而不收,等于不視,雖聽而不返,等于不聽,就失去了收視返觀的真正意義。既不能收視返聽,就不能系心一處而守姿了。李時珍本草綱目奇經八賬考中記載陰驕胝的一段里說;"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煉內功者所發現的景象和經絡穴道,只有收視返聽才能體會得到,亦可知兩者在煉功時所起的重要作用。

8。守姿 守姿就是俯仰的工夫,二目上視叫做仰,眉睫下復叫做俯。上視祖姿如小兒思睡,眼必綿綿向上,并非翻眼上視。睫毛與瞳人相合,就可以合乎準則。姿就是射 鴿的 意義,射中其目的地必須有標準,所以姿就是煉功的標準,亦是陰陽的焦點。因此必須要知道它的所在,而煉功亦不可不守察。姿之數有五,但姿的準則只有一個。上丹田(腋中)、中丹田(中焦)、下丹田(氣海)、泥丸(腦垂體)與尾閭(尾閭)為五姿,但守姿的準則只是眉心中間的祖姿(大腦額葉皮層第二信號系統的區域))。在煉功各個不同的階段里,守姿的位置亦有改變,但總的準則不能有所改變。乍坐之時系心于竇,如鐘之擺垂而不動,但一系之后,即任其自然,隨氣之所至而守之不懈,切切不可執著。守姿必須要正,定安必須要圓,準姿必須要活潑,三者俱備,而后身心相通,先天元氣無所滯,后天之氣亦無所阻。周天氣運的功候,將由小而大,由微而著,而為四肢百骶萬絡千肌周天循環的流行。

以上八點乃是靜坐功的準備工作,亦是鍛煉氣功貫徹始終的功候,希勿等閑視之。

四、呼

一呼一吸叫做一"",所以呼吸法又叫做調息法,在鍛煉氣功時很為重要。調息之先,開口吐濁,然后閉口納清,約有三次。呼吸全任自然,無絲毫滯塞勉強。其準則有四字訣∶深、長、靜、實,必須做到這四個字的標準,才算達到調息的規律。

1。深息法 息之徑路宜深,凡息以喉,乃極淺的呼吸。進之為肩息,更進之為胸式呼吸,乃一般人的呼吸姿勢。深一步的息為腹式呼吸,乃鍛煉氣功必不可少的呼吸方法。極深的呼吸為"踵息",所以莊子說∶"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吸氣時必須注力下腹,凝神丹田,使呼吸之氣經喉和氣管以達肺底,并使橫膈膜增強上下的運動,自覺滿聚氣海。更須注力膝踵,屈伸母趾,提縮谷道,使氣周流一身上下內外。

2。長息法 息之時間宜長∶呼吸時宜塞兌觀鼻,緩納細綿,使腹暖不寒,氣潤不燥。直至血流調勻,丹田堅實,乃徐徐吐氣,不拘不忽。善于泅水者能停息多時而無窒,善于步行者能馳聘長路而無喘,皆是應用長呼吸的功效。一般人的呼吸每分鐘為十六至十八次,但鍛煉氣功的人必須做到每分鐘只有五六次甚至二三次,而且吸氣的時間要較呼氣的時間為長,可以使氣滿聚丹田。

3。靜息法 息之姿勢宜靜∶氣息粗而有聲,易于疲倦。勉強用力呼吸,則肺萎而心悸神惶,小者氣喘,重者咯血,皆非所宜,不可不慎。必須閉口斂鼻,使呼吸之氣緩靜細長為要。對鏡呵氣而不留濕痕,羽毛接近鼻端而不見微動,就是靜呼吸的效驗。

4。實息法 息之運力宜實∶聚氣丹田,有充沛浩然的感覺。每一呼吸,自感胸上虛空,腹下堅實,微微綿綿,有息如無。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氣的舒暢在胸謂之心廣,氣的聚結在腹謂之實息。

五、胎患及周天運氣工法

調呼吸至于深、長、靜、實的實際功夫,心腎相交,水火即濟而陰陽調洽,于是先天元氣蒸發,宛若胎兒氣息,所以叫做“胎息”。每一息入,經絡頓開,自覺綿息津津下降,真氣充實小腹丹田。雖閉口鼻,元氣自然能以出入,細長深綿。入無積聚,出無分散,體相虛空,泯然清靜。人到胎息發動,一身蘇軟如綿,美快無比。真息沖融,真氣從之,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騰,勃然而下降。其氣息薰蒸,有如春暖天氣熟睡方醒,其四肢之暢快恬適,真有 難 以 言 語形容者。到此地步,清氣上升于大腦泥丸宮內,恍覺一般清靈之氣直沖祖窶。耳目口鼻亦覺大放光明,迥不同于平時。此中妙味,非有實踐工夫過來之人概不能體會得到。所以胎息乃是比較腹式呼吸更深一步的功夫。

周天運氣,必須在胎息發動之后,先天祖氣與后天之氣相合相化,使真氣先通陰驕服,而后任督二脲才能貫通卿接。真氣循督服,過尾閭、夾脊、玉枕三關而上升至大腦泥丸,細溫片刻,既而化為甘露,從鵲橋而下降任脲,送歸氣海丹田。如此氣運一周,叫做“小周天”,到此地步就完全恢復了先天氣息的循環。功候純熟之后,真氣就可以直達奇經八服、十二經胝、十五絡胝以及四肢百骸周身關竅,于是一身上下內外自然而然地氣機流行,骨節疏通,無微不到、無孔不入,凡有疾病不適的地方都可以得到真氣的穿通而修補之以恢復健康。如此氣運周身,循環不息,叫做“大周天”。三百六十度為一大周天,就是指真氣貫通周身圓滿無缺而言的。

周天氣運又叫做"河車工法",河車的意義,有如農民車水自下而上一厚一屏地往上車,循環不停。運氣亦然,任督二脈唧接貫通以后,氣即由尾閭緣督而上升,循任而下降,循環不息。其法有四字訣∶吸、舐、撮、閉,為打通任督二脲周天運氣的妙訣。

1。吸 吸乃是順呼吸之氣,以調息而回陽。行工時聚氣凝神于下丹田,蘊蓄謹密,不許有一絲外漏。

2。舐 舌抵上腭以貫通任督二眠之氣,于是真津發生,化為甘露,徐徐含咽,可以收到水火既濟的功效。

3。撮 牙齒上下緊緊相黏,口唇上下緊緊相抱。撮心靜而不亂,撮氣結而不漫,撮神凝而不渙,撮精固而不泄。務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依于息,息依于神,意氣合一,兩兩不分。

4。閉 上閉口齒以固氣,下閉精路可長壽。提縮谷道,收視返聽。意志集中,凝神丹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于是真氣沖融,通任而貫督,調陰而洽陽。

總而言之,以上四者之功,一半天然,一半人力,初則微微用一點人力,久之則純任自然,而不假一毫人力,此為最要。大小周天之氣循環運轉不息,才可以保持身體永久的健康,卻病延年。只知呼吸法而不知胎息及周天運氣工法,猶如未經火燒的磚坯,雖有一定的堅固程度,但一經雨淋水浸,仍歸損毀還為泥土,而不能保持長久。只有調呼吸得到深、長、靜、實的真功,又能領會胎息之發動,通過吸、舐、撮、閉的工法而得到周天運氣的實功,就好比經過火燒的磚坯,而變成真磚不壞的性質,自然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以其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先后合天中運靜坐功的價值和重要性也就在此。

六、時間次數及度數

人生于世,與天地間的大氣呼吸相通,一時一 刻不能 分離,所以鍛煉氣功必須懂得一晝夜間氣候的變化,以便吸取后天之氣與先天祖氣相結合而起到新陳代謝的作用。一晝一夜的大氣變化是不同的,平且之氣至清,應隨時而守;日中之氣至豐,應隨時而固;夕陽之氣至衰,應隨時而補;黃昏之氣至濁,應隨時而退;夜半之氣至剛,應隨時而進。所以練功的時間以子午卯酉四個時辰為佳,而亥子時之交(夜間十時三刻)與巳午時之交(上午十時三刻)為更佳。亥子時大氣由陰而回陽,乃先天氣水運行之際;巳午時大氣由陽而轉陰,乃先天氣火蓄于本體而有氣水滋潤,則火炎之能不致沖滅元精,所以在這兩個時辰最宜求定靜而坐。須知陽由陰生,陰由陽長,于是水火交濟之功可見之于周身經絡,使陰陽二氣合 功。二氣之合功全在于抽坎填離,以離填水,于是心腎相交。水可以濟火,火乃得生,火得其生,則水運于坎中之陽,乃見巽風薰蒸而生真氣,真氣沖融而從之,就是保健養生卻病延年的根本源泉。

練功的次數,當隨各人的環境情況不同,而不能機械地規定,但每天靜坐一次或二次是不可少的,能做到三大或四次更好。最要者乃是不可間斷缺坐和時間長短參差不齊的亂坐。如果每天只有一次靜坐的時間,當以亥子之交為最適宜,且在夜半更易入靜而收到實效。

為了結合周天三百六十度的自然規律,一晝一夜二十四小時亦有三百六十度,每度為四分鐘,所以練功亦以度 為準則。初步習坐每次以四度(十六分鐘)為始,時間雖然不長,但最為適宜。若貪功躁進勉強久坐,不傷陽就傷陰,勢必受病。一月后就可以加坐到六度,三個月后加到八度,六個月后加到十二度,一年坐不間斷即可加至十六度,總之要取其自然恬適,絕對不可勉強躁進,有傷陰陽的平衡。

七、一般常識

1.坐先

坐之先要放下一切思想雜念,先洗手凈面 漱口,既潔凈而又可以固齒。寬松衣帶,以免阻礙氣的流通。如遇急躁之后,其氣外暴,必須于坐桅上將客氣平定,心臟跳動如常,方可靜坐。若粗暴之氣未平,驟然入坐,內部血管反因刺激的推進而生疾病,所以第一應當注意心的平和與氣的清靜。

2.坐時  

必須端正身體,靜心而坐,使心神系于祖窶,意志守于丹田。呼吸往來,純任自然,不可有絲毫勉強。坐時須預定時間之長短,如四度、八度、或十二度、十六度,但必須自察自覺內部有無氣的運化。若正在運氣時,切不可驟然起立,以免發生未來的阻滯,必待運化平息之后再緩緩而起。坐時如覺皮膚發癢或某處疼痛如針之穿刺,皆是氣功必有的過程,不可用手抓搓以免阻礙氣運的流行。但人的體質秉賦各有不同,坐的過程亦不能一致。

3坐后

兩手搓膝,以后再用兩手掌對搓發熱(如手已經發熱不搓亦可)。男子須用兩手掌從頭后搓起,搓擦頭、囟門、面部、直至頦下,共搓六次。女子須自頦下搓起,向面部上搓至發際和腦后,亦為六次。如此搓擦可以使頭面毛孔緊閉,而玉枕風府免受風寒之侵。坐畢既起之后,應穩步緩行百余步,使氣在周身均勻舒暢然后外出。

4.戒備

一、不坐于迎風及風下,以免感冒風邪。

二、疾風、暴雨、雷電、日月蝕,不宜于坐,恐天變陰陽不和,人與之抗,氣必不順。

三、舟車旅行不坐,因動靜相 反之故。

四、饑餓時則氣無運動之力,飽腹時則氣有壅塞之患,皆不宜坐。

五、疾病不宜坐,但非指外感或內在的疾病,乃不善悟坐者所發生的弊害或副作用。

六、坐未畢切勿半途而廢,以免氣之錯走致生疾病。

七、每日按時刻照次數而坐,不可間斷,以免氣功不相接續而前功盡棄。

八、坐時不宜戴帽(天寒可戴便帽)或眼鏡,更不宜忍便溺。

九、切勿貪功急進超級,最忌妄念與昏沉,宜以勿忘勿助之心以治之。

十、坐靜之極,每遇細響微小的聲音亦足以驚心動魄,宜鎮定守姿,靜氣平心以安之。

(原載《江蘇中醫》1961年第12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堅持練點氣功
氣功靜坐法的步驟
轉帖 姜宗坤 先天氣功靜坐
千古內丹謎 一朝揭奧秘
“先天真氣”識真
周天功揭秘:打通任督二脈、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离岛区| 三明市| 正阳县| 华亭县| 中宁县| 莱州市| 云林县| 仪征市| 杭州市| 金塔县| 沁源县| 云南省| 比如县| 措美县| 保山市| 苗栗县| 西安市| 汉中市| 潢川县| 泽州县| 青冈县| 朔州市| 昂仁县| 和政县| 乡城县| 东源县| 邵阳县| 即墨市| 广昌县| 集安市| 资讯 | 柘荣县| 抚远县| 太谷县| 奉贤区| 于都县| 南昌市| 乌审旗| 江陵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