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獄,是西漢歷史上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甚至影響到漢朝的歷史走向,在這場撲朔迷離的大案中,無數朝廷官員和平民百姓都牽涉其中,死者數萬。
這場規模巨大、關系復雜的巨案是誰發動的?目的何在?是早已布置好的陰險布局還是偶發時間?在西漢的歷史背景下,漢武帝任用的江充,作為酷吏的官僚代表,秉承漢武帝的意志,憑借地位優勢,用非常手段摧毀了以戾太子劉據為代表的“守文”政治勢力,而戾太子卻代表著衛氏集團,這是否又是漢朝帝王借他人之手對外戚勢力、功臣集團的再一次血洗?
事件起因于漢武帝晚年的一場搜索奸人事件,征和元年冬,武帝在上林苑、長安城大搜奸人,《漢書·武帝紀》:“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1]。而根據《漢武故事》[2],搜索的奸人是漢武帝在建章宮親眼所見:“上又見一男子帶劍入中龍華門,逐之弗獲。上怒,閉長安城門諸宮門,索十二日不得,乃止。”《資治通鑒》中由更為詳細的記載[3],古代皇帝在久居之所里發現了一名陌生的男子,而且是帶劍而入,恐怕只有荊軻刺秦有這么刺激的經歷,漢武帝一生殺伐果敢,怎么可能容的下如此奇恥大辱,憤怒異常,下令全城戒嚴,開始大搜捕行動。最終雖然這名神秘男子沒有被擒獲,但卻引起的漢武帝的疑心。
深宮內苑,戒備森嚴,一名陌生男子能夠輕易潛入自己的居所,并且帶劍而行,這不僅讓漢武帝感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并且懷疑意圖謀害自己的人是這深宮之中的枕邊人衛子夫。
深宮與朝堂,一內一外,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北擊匈奴的大將軍衛青是衛皇后的親弟弟,西漢名將霍去病,是衛皇后的親外甥,丞相公孫賀的妻子是衛皇后的胞姐,戾太子劉據是衛皇后之子[4],衛氏外戚集團的勢力可見一斑,憑借著衛氏外戚集團的勢力放個人潛入漢武帝身邊意圖行刺,也并非不無可能,但是倘若真的是衛氏外戚有意暗害武帝,那是絕不會在武帝身邊有人護衛的情況下貿然派刺客行刺,然而漢武帝卻不循常理,借此向衛氏外戚集團舉起了屠刀。
鏟除衛氏集團羽翼的過程,始自抓捕朱安世,當時朝廷下令抓捕號稱“陽陵大俠”的朱安世,原因是由于朱安世為“京師大俠”,而當時的京師游俠幾乎沒有一個不以權貴為靠山,朱安世既然是京師大俠[5],與京師權貴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通過抓捕朱世安自然可以探知衛氏外戚的“小辮子”,武帝懲治衛氏集團,可事半功倍。
所謂大隱隱于市,在整個漢朝搜捕一名綠林草野之人,并且還有京城權貴給他打掩護的情況下,屢屢求之不得,漢武帝遂劍走偏鋒,直接抓捕了當朝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劍指公孫賀,強攻衛氏外戚此時,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橫行不法,利用職務便利,貪污軍費1900萬,結果恰巧東窗事發,被捕入獄,[6]公孫賀救子心切,便上書請求武帝,由他出面捉拿朱安世,以贖公孫敬聲之罪,正所謂剛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武帝正愁抓不住朱安世,于是欣然許之。
不久之后,公孫賀果然逮捕了朱安世,令人回味的是,公孫賀以漢王朝丞相之權勢,又得到武帝許諾去抓捕朱安世,卻不是通過武力逮捕的方法,而是欺騙。根據漢書卷六六《公孫賀傳》記載,朱安世是被送入獄中以后,才得知公孫賀欲以他為代價為其子贖罪。朱安世心生報復,未及嚴刑拷打,便在大牢里曝了公孫父子的猛料,說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有染,并且二人心腸歹毒,遣人在武帝專用的馳道中埋藏了詛咒武帝的人偶。
武帝大怒,下令逮捕了公孫父子,嚴加拷問,二人養尊處優慣了,怎么可能熬得住監牢里的拷打,終于受刑不過,俱死獄中,公孫家族也因此族滅。巫蠱之獄自此而起,其后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及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也被牽連而死。
丞相公孫賀家族是衛皇后的姻黨,陽石公主、諸邑公主是衛皇后所生,長平侯衛伉是魏黃厚的親外甥,可見經此一案,武帝以巫蠱之名將衛氏外戚的骨干力量連根拔起,衛皇后、戾太子已形同困獸,巫蠱之獄愈演愈烈的勢頭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剪除掉衛氏羽翼之后,形同困獸的戾太子已經如同驚弓之鳥,此時作為政治投機者的江充為了謀求在漢朝王庭的政治地位,在巫蠱之說上不斷的添柴加薪,最終舍得一身剮,敢把太子拉下馬,而戾太子舉兵反叛也將這場巫蠱大案推上了頂峰,結局戾太子自盡,衛氏集團被連根拔起。
巫蠱之后,漢武帝自省,頒發罪己詔,為太子平反,江充宗族黨羽被滅族,一場驚天大案是這樣的結局,不禁讓人唏噓,帝王之家行事,雖是家事亦是國事,后宮與朝野,一內一外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巫蠱大案究其原因源于武帝年邁,源于衛氏獨大。
參考文獻
1. 班固,漢書[M],卷六《武帝紀》第208頁
2. 佚名:《漢武故事》,見晁載之:《續談助》卷三,叢書集成初編本,第68頁
3. 司馬光,《資治通鑒》[M]卷二二,漢武帝征和元年,第725頁
4. 徐衛民,劉江偉,西漢巫蠱之禍發生的原因及其影響[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第13卷2期
5. 李峰,巫蠱之禍視閾下漢武帝與戾太子父子糾葛探析——與辛德勇等先生商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第35卷
6. 高宇,談西漢“巫蠱之禍”[J],遼寧大學學報(社科版)199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