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已有16000+父母訂閱了第壹階
家長心中最專業的入學準備教育
文章轉自錢志亮工作室
童年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
大量接觸優秀書籍
會對孩子的氣質、性格、觀念
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被書香浸潤的童年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蔡朝陽曾說:
一個善于閱讀的孩子
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在閱讀的同時他也會
同理慢慢地
他會學著規劃自己的時間
最終能好好規劃自己的一生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
親子閱讀可以帶來很多的意外收獲
增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有研究發現
有規律的展開親子繪本閱讀的小孩
比不展開繪本閱讀的小孩
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更強
雖然孩子讀的書文字不多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
這些書中的遣詞造句其實很有講究
比如很多繪本的語言
帶有很強的重復性、節奏感
對增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十分有利
父母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
孩子不僅能聽到大量的詞匯
還可以通過問問題
和爸爸媽媽交流
不自覺地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能力
學習情緒管理和培養好的行為習慣
一開始,孩子會出現很多的情緒
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處理各種情緒
比如害怕、生氣、
但是通過繪本的閱讀
他們可以身臨其境地了解到
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和我有一樣的情緒
書中理性的聲音
會慢慢地教會孩子學會處理情緒
還有一些繪本會涉及到各種生活習慣
比如挑食、刷牙、洗澡等等
繪本閱讀會給他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改善他們的生活習慣
并且這種方式的效果遠勝于說教
閱讀是有趣的、有用的、可信的
不光給了孩子很多快樂
而且給了孩子處理各種生活問題的好主意
親子溝通最好的橋梁
給孩子念書的過程
父母會緊緊的把孩子摟在懷里
感受著彼此的溫度
父母為孩子付出愛
自己也會感受到滿滿的愛
對孩子來說
爸爸媽媽懷里的溫度
讀書的聲音和笑聲
都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閱讀的過程中
父母與孩子之間
想說的話,書替他們說了
想表的情,書也替他們抒發了
4歲半到5歲半是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期
讓孩子愛上閱讀?
父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享受閱讀的樂趣,別給孩子壓力
前面說了很多給孩子讀書的好處
好像閱讀是一件十分功利事情
其實,閱讀帶給孩子的種種收獲
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
孩子在一本書中學了多少字
從中學到了什么人生大道理
并不是讓孩子閱讀的主要動力
最重要的是
閱讀帶給孩子多少快樂
帶給父母多少快樂
如果一味地只追求功利的結果
孩子就處于壓力之中
閱讀就變成了強迫孩子學習
讀書應該在一種自在自然的狀態下
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親近閱讀
給孩子選他喜歡的書
給孩子選他喜歡的書
著名童書作家喬斯坦·賈德曾說:
明智的父母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后
最重要的事就是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
放進他們的臥室里
孩子不喜歡書
大多是因為我們用沒有給孩子選對書
給孩子選書不僅僅看要書的內容
還要看適用年齡
更要考慮孩子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要讓孩子從心底里認同書是是有趣的
所以,在無害原則內
選書應當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
迎合孩子的心理
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
針對孩子不想閱讀、不喜歡閱讀
俞敏洪曾經說過一個辦法:
在孩子面前假裝看書
只要書不拿倒了就行
拿著書想心思不看也沒事
暫不論這個方法的可操作性
但它充分說明了孩子讀不讀書
父母言行的重要性
如果家長要求孩子捧著書看
自己在一旁看電視玩手機
顯然是毫無說服力的
和孩子說千萬遍道理
都不及自己做一遍
最好的不動產是書架
最好的家風是閱讀
孩子生活在一個有閱讀習慣的的家庭里
并且書本觸手可及
這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自然的方式
也是捷徑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做這件事:
依偎在父母身邊
聽溫暖的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