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流失的歲月
息縣 丁超明
在三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一年之后,我去進修的情景還又出現在眼前。
那年,我當一年初中老師,又當學生的一年,在快樂和歌聲中,我和朋友,和同學一起規劃著未來。
每天,我們學習的都是打基礎的東西,我們有些失望,又有期望。有的同學開始參加自學考試,有的同學自修中文課程。那些課余時間,我們不是打球,就是唱歌,有時我們還在寢室里歡笑至深夜。全縣每所初中,都來了一名教師,大家在這里接受一年的培訓,作為學員,我們白天要準時上課,夜晚可以自由安排,完成作業后,就可去看場電影,也可聊天,我們三兄弟在喊唱完,鬧夠了,就靜下來,開始讀書。
謝炎也開始進修鄭州大學的中文函授課,他兩年前,就考上了河南大學,因體檢為心臟雜音,未被錄取。他當上了民辦教師,在家鄉那所初中任教。我們一見如故,我們找來高中語文課本,每天在教室里,我們一起朗讀欣賞,一起回到高中時代,新的同學之情油然而生。他愛讀魯迅的文章,我就陪著他朗讀,他用自己獨特的理解,每天都給我講他的美學觀點,從文學藝術,書畫藝術,到建筑藝術,音樂藝術等,我開闊了思路,也多了業余愛好。
每天到休息時,我們就一起唱著《明天會更好》,走出教室,來到寢室,這么大的校園,就我們這一班的學員,在這里進修。那所進修學校的老師多是負責小學教師培訓的,我們忘了自己還是老師,沒有好好規劃培訓后的人生。
清晨,在寢室里,又有歌聲響起:“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睜開沉睡的眼睛-----”“快,跑操了!”我們三兄弟,被體育老師喊了出去,前天夜里,鬧到半夜,大家意尤未盡,還在寢室里跳起迪斯科來,鬧得學校老師們無法休息,校長出面,把我們批評一頓。第二天,我們又不能出操,體育老師曾在高中教過我們體育,現在還教我們體育,還是那么嚴。每天準時跑操,不能偷懶,這學習的一年,管理嚴格。
不久的圣誕節到了,我們班要自辦一個圣誕晚會,布置圣誕場景,由我們三兄弟去辦。我們又回到母校去,把高中操場邊的松樹旁枝砍下來,拿去當圣誕樹,卻砍少了母校的風景,我們三兄弟的修養還不夠,那時我們就是在犯錯中成長。節日里有了圣誕樹和圣誕老人的裝扮者,我也第一次穿上西服,僅過了一個參與的圣誕節。那個節日,我們三兄弟有的唱《我的未來不是夢》,有的唱《讓世界充滿愛》,我沒有唱歌,就朗誦了一首詩,不會唱歌的參與者,也可以表演一個金雞獨立的動作,貴在歡笑,快樂在大家。我穿著西服,過著洋節,不知樂在何處,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分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們的送別也從入春時就開始了。好在我們都有一輛自行車,北去五六十里外的白店中學和東岳中學,東去六十里外的長陵中學,南轉到陳棚中學,我們多是夜里到同學的校園住室或老家,品嘗著那里的特產,記住那一年的同學友誼,騎車送友,一別后,再也無期相見,只有那頓豐盛的晚餐,還留在我們永久的記憶里。
那些民辦教師,也早已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那時,他們也在這里規劃著自己的生命歷程,開始了一生的新跋涉。馮常青告別了民辦教師生涯,他用自學考試的特長,為一家企業的公司服務,后來當上主管經理,接著他全家遷至信陽市。謝巖在自修完中文專業后,繼續讀本科,后來留在鄭州任教,成為教授了。
我在老家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十年在業余時間,我研究著,是教學。十年想爬格子,在反思。十年在研究課題,是成長。新的十年,讀經誦典,去寫作。
因為我的成長還在繼續著,我的路還在腳下延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