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是立體純粹的視覺藝術,素為各方所重,以佛教造像藝術為杰出代表的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朝、隋、唐時期(公元5-9世紀)的佛造像藝術,更成為中國雕塑藝術發展史上令人嘆為觀止的高峰。保利館的石刻佛造像集中展示了這一階段佛造像藝術的杰出成就。
2014年7月30日周三,隨北京博物館通票參訪團第二次參觀保利藝術博物館,第一次隨團參觀還是在2012年8月21日周二,相隔已2年之久。經過查找2年前的博文才發現當時參觀保利館時,拿的還是剛置換的數碼相機,當時還不太會用,幸好有葉子在現場相助,方可。還記得參觀五塔寺時,在達人的幫助下第一次為相機換電池。現如今一個遛,唯手熟爾。通過參觀博物館增加的知識點當然是愈來愈豐富啦,看重點看細節看文物故事,遙想當年只是走馬觀花啊。
如本篇怎么來區分佛與菩薩造像,佛三尊都是哪些佛?答案即在圖文里,且看~~
歷史年代順序的佛菩薩造像
1】彌勒三尊出行石刻雕像
2】三尊下左右兩邊的龍虎護持
3】佛教造像特點:二脅持菩薩服飾相似,但絕不雷同
8】
9】殘缺的佛三尊造像
11】
12】 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缺失兩只胳膊
13】(同上)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北魏公元386-534(148年) 東魏公元534-550(16年)
14】(同上)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局部
15】佛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16】(同上)這尊佛像背后的石塊兩邊相似有切過的痕跡,
考古學家推測此佛像原為佛主和大勢至、觀音菩薩三尊
后來只留下一尊佛主像
17】(同上)佛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佛造像多為螺發
18】(同上)佛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
20】(同上)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21】佛三尊造像 東魏 公元534-550
二脅持菩薩服飾相似,但絕不雷同
23】(同上)佛三尊造像 東魏 公元534-550
東魏 (公元534-550)
26】(同上)背光殘缺的菩薩像,依然笑容燦爛
27】彩繪觀世音菩薩
28】 (同上)彩繪觀世音菩薩
29】菩薩身姿呈S形,被贊譽東方維納斯之稱
30】(同上)波斯菩薩造像,高鼻,豐韻臉頰
32】(同上)思惟菩薩(北齊550-577)
此尊佛曾被斷裂為9斷,現還殘留修復痕跡
34】(同上)菩薩立像(背面) 北齊--隋朝(公元550-617)
此尊佛曾被斷裂為9斷,現還殘留修復痕跡
35】(同上)菩薩立像 北齊--隋朝(公元550-617)
菩薩像缺失一只肩飾珠環,但依然笑容可掬
(圖12)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公元494-550),缺失兩只胳膊
(圖24)笑容最燦爛的菩薩立像
25】東魏公元534-550(16年)背光殘缺,此尊佛曾被裂為9段,現還殘留修復痕跡
(圖33)北齊--隋朝(公元550-617),菩薩像缺失一只肩飾珠環
37】彩繪佛立像 北齊(公元550-577)
佛像的服侍簡潔飄逸,不同于菩薩裝飾繁多的纓絡服飾
因為佛比菩薩高一等級,儼然不再需要其他裝飾
謝謝艾達同學的幫助
38】(同上)彩繪佛立像 北齊(公元550-577)
這才發現左臂缺失
40】 (同上)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公元550-577
41】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公元550-577)
不同于上尊佛像,這尊有蓮花座
42】(同上)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公元550-577)
43】(同上)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公元550-577)
44】以上兩尊佛面部表情很相似,都是北齊時代佛造像
45】以上兩尊佛區別于手勢不痛,站立的位置也不同,一個站在蓮花座上
46】佛立像 北齊550-577
47】貼金彩繪雙菩薩立像
48】(同上)貼金彩繪雙菩薩立像
49】(同上)貼金彩繪雙菩薩立像(背面雕刻)
51】貼金彩繪雙菩薩立像
52】類似佛造像(圖47、51),標識牌也一樣
54】佛菩薩手印和腳印
55】佛菩薩腳印
56】
57】唐代風格的佛造像以豐腴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