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縣人民醫院(甘肅 莊浪744600) 【摘要】閉經是婦科的一個常見癥狀,治療閉經的方法很多,徐集民老師根據月經的藏瀉規律,采用中醫周期療法治療繼發性閉經,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關鍵詞】閉經;周期療法;中醫;徐集民 [中圖分類號] R271.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9-0774(2010)06-129-02 徐集民,男,現年50歲,甘肅省莊浪縣人。1981年畢業于甘肅中醫學校,現任莊浪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中醫副主任醫師。徐老熟讀經典,兼修各家學說,從事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20余年,對臨床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有獨到經驗,尤擅長脾胃病和疑難雜癥的診治。其自擬的“培土清胃散”、“糖尿病Ⅰ號方”為莊浪縣科技“十五”攻關項目,在各類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入編《中國中青年中醫名人錄》一書,2007年6月被確定為第4批甘肅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閉經是婦科的一個常見癥狀,并不是一種疾病。造成閉經的原因很復雜,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軸的各個環節的功能障礙均可引起閉經,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閉經指年過青春期而月經仍未來潮者,大都有器質性病變,必須查明原因,辨病治療。繼發性閉經指女性在月經周期建立之后,不因懷孕、哺乳,而又未到絕經期,月經停止超過6個周期以上而不來潮者。閉經中醫稱之為經閉,有虛實之分,虛為血海空虛,來源匱乏,無余可下,猶如上游水源干涸,雖河道暢通,而下游無水;實為邪氣阻隔,脈道不通,猶如上游水源充足,但河道壅堵,下游亦無水。虛實不同,攻補各異,徐集民副主任醫師采用中醫周期療法治療繼發性閉經,療效較好,現簡述如下。 1 原理 1.1周期療法的依據:胞宮是行月經和孕育胎兒之所,屬奇恒之府,功能藏精似臟,形態中空通瀉似腑。只有藏瀉適度,月經才能按期來潮。月經后期,由于經血排泄,血海空虛,用滋腎養血法助其收藏;經前一周,由于氣血充盈,血溢胞宮,用行氣活血法順其通瀉,這是調理月經周期的常用方法。 1.2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月者,水之精”,既然月經象月,月有盈虧圓缺的周期性變化,月初陰虧,虧宜充;月滿陰盈,盈則昃,那么婦女的月經也有盈虧的變化周期,如趙養葵說:“女人系胞之所,而養經之處,養之一月而行,行則虛矣。”這就為閉經的周期療法提供了一個佐證。 1.3根據現代醫學知識,月經的形成,是在內分泌激素的協同作用下,子宮內膜產生由增生到剝脫的周期性變化過程,因此西醫治療繼發性閉經也是依據這種周期性的規律變化而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 綜上所述,月經是一種定期藏瀉的過程,先藏而后能瀉,治則一般是先補后攻。補乃助其蓄積,攻屬因勢利導,這是調理月經周期藏瀉的基本規律。 2 方法 2.1先用張景岳之歸腎丸﹙熟地、生山藥、山萸、茯苓、當歸、枸杞、杜仲、菟絲子﹚加雞血藤、首烏作為第一方,服17劑后,繼用自擬通經湯﹙當歸、香附、牛膝、生山楂、丹參、雞血藤、茯苓、益母草、枳實﹚作為第二方,服3-5劑加以利導。停藥4-5天后,如月經仍未來潮,可重復以上兩方,再作下一個周期治療,直到月經來潮。為鞏固療效,月經來潮后,可繼續用藥2-3個周期。 2.2加減:有熱者加生地、丹皮;偏寒者加桂枝、炮姜;夾瘀者加桃仁、紅花;氣虛者加黃芪、黨參。 3 釋義 婦女以血為本,月經以血為用。臟腑是氣血生化之源,五臟之中,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化血。月經的產生機理是腎氣盛,天癸至,沖任通盛,血溢胞宮,因此腎氣旺盛,使天癸成熟;脾胃健運,使血海充盈;肝氣條達,使經脈和暢,月經才能按期正常來潮。如果脾腎不足,血海空虛;肝失條達,經脈不暢,則會化源不足,經血凝滯而導致閉經。 《婦人良方大全》中說:“婦人月水不通……但滋其化源,其經自通。”《景岳全書·經不調》曰:“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腎氣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則盡善矣。”因此治療閉經應先補腎健脾以滋化源,繼之疏肝解郁兼引血下行。徐老謹遵此法,先用歸腎丸補腎健脾,補養化源,繼以自擬通經湯疏肝解郁,活血通經,故臨床療效顯著。 4 體會 4.1閉經實證易治,虛證難療。因實證多由外邪客之,邪除則病卻;而虛證多緣體虛,精血不足,需本固血充,則經自通。用藥上,前者可以攻為通,而后者需寓攻于補,以補為通,且宜緩緩圖之,不能急于求效。 4.2腎陰是月經的主要化源,補腎以填補精血為主,佐以助陽,即“滋水更當養火”,使腎中陰平陽秘,精血俱旺,則經水自調。且用補藥,應使其補而不滯,補中有行,以利氣血化生。 4.3用藥不可過用辛溫香燥之品,因辛溫香燥有耗陰傷血之弊,即或用之,亦須配以養血益陰之品,使氣血和調,則病易愈。 4.4“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治療血病時應配以理氣及溫通之品,如香附、桂枝之類。 4.5結合現代醫學檢查,如果診斷為卵巢功能早衰,單純用歸腎丸治療有時難以奏效,須配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膠、鹿膠、龜膠、紫河車等。 5 典型病例 劉某,女,26歲,2009年6月10日初診。患者平素月經周期規律,經量及色質均正常。于一年前行人流術后逐漸出現月經周期延長,經量減少,經色暗黑,夾有血塊,伴有小腹疼痛,腰膝酸困,未予治療,三月后出現停經。行婦科超聲及化驗尿妊反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曾用西醫人工周期療法進行治療,服藥時月經能夠按期來潮,但停藥后又出現閉經,遂前來徐老處就診。 初診:閉經半年余,面色暗黃,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食少便溏,小腹脹痛,舌淡胖邊有瘀點,脈弦細澀,尺弱。診斷為經閉,辨證為脾腎虧虛,氣滯血瘀,徐老采用周期療法,先用歸腎丸加雞血藤、桃仁、桂枝、炮姜,服17劑;繼服通經湯5劑,停藥五天后,繼續下一療程。服藥三個周期后,月經按期來潮,但經量偏少,色暗淡,為鞏固療效,繼服兩個療程而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