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期間,人總是容易煩躁。
經常看到有網友在社交媒體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失業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找到特別靠譜的工作,越來越迷茫,該怎么辦?
經歷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心理素質再好的人也難免會有情緒上的波動,這很正常。
正常是一方面,想辦法改變現狀是另一方面。
求助就是尋求改變的很好的一步,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得靠自己的有效行動。
圖片來自電視劇《歡樂頌》
01
改變求職觀念和策略
一個求職觀念和策略用了大半年,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那一定是我們這個思路和方法出了問題,你不能期待用同樣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
改變方法和策略的前提是改變求職觀念。
通常來說,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很大的可能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工作的要求,跟人才市場實際的需求不相匹配。
而這種不相匹配,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喜歡什么,但目前有機會的工作都不喜歡。
抱有這種想法的求職者,其實基本上很難會真正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無數的研究已經表明:
喜不喜歡一份工作不是光靠想象就能辦到的,只有親自實踐、嘗試,并慢慢精通,從勝任一項工作并能掌控它的樂趣中才能體會到喜歡的感覺。
圖片來自電視劇《四重奏》
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才會去做,無論如何,看起來更像是在逃避工作的一種借口,而不是一個真正想要就業的姿態。
如果真想要找到工作,先放棄這個想法,其他的策略和辦法才會發揮作用。
轉變了觀念,我們就可以進入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環節了:
在這幾個月找工作的過程中,具體是哪些環節有問題,這些問題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問題?
如果發現我們目標崗位在招聘網站上不多,很多天就只有有限的幾個崗位,無新增,那我們就得考慮還可以做什么,去投遞另外一些可能的崗位試試。
圖片來自電影《商海通牒》
比如,一般公司削減了中后臺崗位的招聘,但業務相關的前臺崗位不會削減招聘計劃,那我們可以嘗試應聘偏前臺類的崗位。
如果是簡歷投遞出去收到的面試邀約少,那很可能是我們的簡歷沒有把自己主要優勢充分展示出來,或者是簡歷缺乏競爭力。
對應的解決方案:可以先請專業人士幫我們看看簡歷,給一些修改意見,然后再嘗試重新投遞,如果效果依舊不理想,那就要考慮降低標準,嘗試要求相對低一些的工作崗位。
如果是面試環節通過率低,就需要先確認簡歷有沒有注水,如果簡歷沒問題,那就集中突擊自己的面試技巧,多準備多練習,只要面試過程中能夠較好發揮,就能夠較快拿到offer。
圖片來自電視劇《二十不惑》
02
先找到一份工作認真做起來
現在我們設想一種最壞的情況,那就是即便是降低了標準,也仍然未能在自己的目標領域和崗位上獲得工作機會。
那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需要將目光投向人才需求量比較大、在傳統思維里比較苦、比較累的服務業了。
35歲之后轉行做外賣小哥、轉行賣保險,不一定完全是段子,因為它有一定的現實基礎:
外賣小哥,除了比較苦比較累以外,在收入方面,是要高出很多普通辦公室白領的。
比起996和各種辦公室政治,外賣小哥的這種苦和累,未嘗不會更輕松,至少在我看來,心累比身累要可怕多了。
圖片來自電視劇《二十不惑》
對一些工作經驗比較少的職場新人來說,其實在服務行業,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剛畢業時,有2位校友跟我一起參加了同一個集團的管培生項目,培訓結束后他們都被分配到便利店實習。
跟他們同去的很多管培生,覺得這份工作不夠體面,還要倒班太辛苦,沒堅持多久就離職了。
但我這2位校友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沒有覺得自己一個本科畢業生跟初中畢業生做著一樣的工作有什么不妥,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先后就升職為店長。
再后來,聽說有一位仕途順利,幾年后就做到了大區的負責人,而另外一位,在公司推出內部員工加盟計劃后,投資加盟了幾家店。
相信跟很多同屆校友比起來,他們的發展也絕對不差。
這未嘗不是一種很聰明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圖片來自電視劇《金秘書為何那樣》
03
從現在起,開始深入學習一項會有人埋單
的技能
長時間找不到工作,說到底,還是個人的經驗、能力等在人才市場上不具備真正的競爭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暫時遇到的找工作的挫折,正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需要有一些職業危機感了。
什么樣的人能夠永遠在“危”中找到機會?是那些擁有會有人埋單的技能的人。
最近在觀摩一些職場、財經領域做得很好的個人自媒體,發現這幾位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之前都有豐富的營銷、銷售的經驗,這使得他們的內容、運營都明顯區別于一般的同領域創作者,粉絲數量也自然高出一般創作者很多。
也就是說,他們把在之前工作中鍛煉出來的營銷、銷售能力,轉移到現在在做的自媒體上,雖然看起來已經完全換了行業,但核心能力可以發生轉移,繼續為他們在新領域開疆拓土。
圖片來自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這一點在傳統媒體從業人員轉戰自媒體領域上也得到了驗證,要說從自媒體起步,把事業越做越大的最典型代表就是得到的羅振宇了,他在自己獨立開始做自媒體之前,曾在中央電視臺任職。
現在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很多自媒體大神,都是從傳統媒體轉型過來的,包括早已經涼涼的咪蒙,包括很多人喜歡的六神磊磊、秦朔朋友圈等等。
一個行業可能因為技術發展等的原因沒落、甚至消失,但對于個人來說,核心能力是可以轉化的。
就像營銷、銷售的技能、內容創作技能等等,這些核心能力在任何時代、任何行業都能成為一個人在一個全新領域快速成長起來的憑仗。
圖片來自電影《小樹的故事》
這些核心能力,就是別人會為此埋單的技能,我們需要至少掌握一項。
憑借這項技能,可能有公司因此而錄用我們,也可能我們據此創造出自己的產品,由需要這些產品的人來埋單。
如果因為長時間未找到合適的工作而產生困擾、迷茫情緒,改變求職觀念和策略、先找一份工作認真做起來而不要白白蹉跎光陰、開始深入學習和鍛煉一項會有人埋單的技能,盡快行動起來。
這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當下找工作的難題,更能夠為自己更遠的未來創造出職業競爭力。
Miss略知一二
職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