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悲憤”裸辭的小宛
3月初,小宛裸辭了,因為她無意中知道,剛入職跟她做著一樣工作只是負責不同項目的新同事,工資12000。
拿著入職時7000的工資,加班加點,3年沒漲過!小宛不是沒有私下嘀咕過,可每次她又自我開脫說:
“行業整體環境不好公司現在也困難!”
“新領導剛上任,也不好上來就跟公司提要求給下屬加薪吧!”
一切幻想,在知道新同事工資那一刻被打破,一怒之下,小宛直接選擇了裸辭。
小宛后來說:要是自己不爭氣、不努力,只是混混日子,她也不會那么生氣。可是過去兩年她都被評為年度優秀員工,去年冬天為了新項目啟動萬無一失,下著大雪的周六都跑去公司加班,后來領導知道了,還說小宛是他見過工作最拼的姑娘。
來自電視劇《萬物生靈》
說到最后,小宛紅了眼眶,最后她用了一個詞形容她知道新同事工資那一刻的心情:悲憤。
職場中有很多像小宛這樣的“乖乖女”,包括我自己。信奉只要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升職、加薪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我現在回頭看自己的經歷,又或者參考其他人的經歷,都會發現,遠不是這么簡單。
努力工作,用業績和能力說話,這是基礎。
但學會薪酬談判,為自己爭取應得的利益,這可能是我們這些“乖乖女”(不止限于女性,也包括不好意思提待遇的男士)群體更應該學會的功課。
來自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02
職場人為什么必須學會主動談薪
1、絕大多數企業,本質上實施的都是“談判薪酬制”
根據統計數據,民營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城鎮就業的80%以上,也就是說,我們每100個上班族,就至少有80個在民營企業上班。
除了那些管理體系特別完善的大型民企,絕大多數民企事實上的薪酬制度其實都是“談判薪酬制”。
什么叫談判型薪酬制呢?就是你經常在獵頭和招聘HR口中聽到的“薪資open”、“薪資可談”。
其實不僅僅是招聘,在職員工也一樣,每一個人最終的薪資,其實是這個人的業務能力、工作績效、薪資談判能力的綜合結果。
既然說到這兒了,就再多說一點兒,即使那些看起來薪酬體系很完善的公司,也總會有人可以通過談判超越這個薪酬體系。更多的,自行體會。
來自電視劇《意大利制造》
2、薪資水平是很多人判斷你能力的標準
前面我們說會不會進行薪資談判會直接影響到當前收入,事實上,還有更嚴重的一點是,它還會影響別人對你工作能力的判斷。
小宛裸辭后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很快拿到了offer,但她還是很不開心。為什么?
因為她期望薪資也是12000,可新公司說最多只能接受在原來基礎上加薪30%。
這是非常多公司招聘時的慣常做法:以原來的工資為依據來確定薪資,并且還要進行背景調查,看候選人提供的薪酬金額有沒有作假。
從根源上來說,每一家公司對自己評估候選人能力的技術手段都沒有那么確定,而一個人過往的工資水平就成了最安心的參考。
不會薪資談判,所影響的,不僅是當下的收入,更會影響后續的工資水平以及其它公司對你能力的判斷。
來自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03
4步談薪法,怎么談?
1、側面了解領導對你的評價
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孫子兵法》
這是《孫子兵法》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什么意思呢?
這句話是說,那些勝利之師是在出兵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有十足把握才開戰,而那些敗兵之將則是匆匆忙忙決定開打,開打之后才一邊苦苦掙扎一邊祈求能夠獲勝。
主動談加薪萬一成功了,立馬就是每個月實實在在的收入,為什么能真正去找領導談加薪的人還是少數呢?
除了前面說到的不敢主動提要求之外,因為潛意識里大家都會有一個顧慮:
萬一領導不同意,豈不是很尷尬?辭職走人吧,一時還沒有更好的去處;留下來吧,領導看到沒有升職加薪你也留下來了,以后的機會更渺茫。
來自電視劇《德雷爾一家》
因此,提前側面了解領導對你的真實評價很重要,只有在領導也覺得可以考慮給你加薪的時候去談,才有可能順利。具體有哪些方法呢?
看領導給你的績效評價是屬于哪個范圍:一般來說,績效排名遵循271原則,也即最優秀的占20%,中等的占70%,績效最差的占10%,如果你屬于前20%,加薪希望是很大的;
看平時短期激勵措施:月度評優、季度評優或者其他周期較短的一些激勵措施,相對于其他同事,你是不是獲得的次數明顯更多;
看領導平時夸獎或批評的次數:領導夸獎你的次數是不是明顯比其他同事更多,或者批評你的次數有沒有明顯比其他同事更少;
看領導平時會不會給你“開小灶”:有限的學習培訓機會優先給你,推薦你看一些專業書籍、學習一些專業知識;
主動找領導詢問他對自己工作的評價:看領導說你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如果發現領導對你基礎性工作都有很多改進意見,那遠遠還不到主動提加薪的時機。
來自電視劇《重版出來》
2、準備輔助資料
所有郵件都要抄送領導,每項工作領導也都知道,所以我們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領導心里清楚著呢!其實不是。
我自認為是一個記憶力不錯,還很關注細節的人,但要不經過任何提示,讓我評估一下5、6名下屬近一個季度或者近一年的表現情況,我還真不太有自信能評估得特別公平客觀。
我一直說,一定要學會并養成定期總結匯報的習慣,這不是教人做面子工程。
而是定期的總結匯報,一方面能檢視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好,會更注意工作進度和質量;
另一方面,領導不僅可以據此指導、及時糾偏,還可以對你到底做了哪些工作以及這些工作的難度更有印象。
來自電視劇《重版出來》
而如果你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現在想要提加薪,準備相關材料進行補充說明就顯得很有必要,一個完整、誠懇的調薪申請輔助材料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過往主要業績展示:自己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得到了哪些能力的提升和成長;
未來工作規劃:目前的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要如何進一步改進,還有哪些事情正在計劃和推進;
自己的調薪記錄:很多公司的調薪政策都會有明確規定,比如調薪的頻率一般至少不應低于半年,一次調薪額度不超過30%。如果你已經很久沒調薪了,過往的調薪幅度都很小、而且低于目前市場上的平均水平,那么提的加薪要求會比較容易被滿足;
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困難:受孔孟之道影響的我們,直接談錢多多少少都會讓人有一點尷尬和不舒服,所以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價值之外,適當提一下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壓力,讓領導感覺你也挺不容易,就不會有被要挾的不快之感。
來自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3、找到合適的時機
確認了領導對自己的評價還不錯,也對提調薪的輔助材料做了充分準備,接下來就要找領導提了,想想都有點激動呢!
但是,我們平時找領導匯報工作都知道要挑領導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再去,找領導提調薪還不得好好找準時機?
那哪些時機是提加薪的好時機呢?
年末或年中的時候:一般公司集中調薪時間都安排在每年春節前后和年中7-9月份左右,踩中這個時點去提,可能剛好趕上領導在考慮調薪計劃,知道你有調薪的要求,調薪名單很可能順手就加上你;
績效考評結果公布的時候:針對績效考評結果進行晉升、調薪,也是很多公司的慣常做法,選擇這個時候提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漂亮地完成了一個項目的時候:漂亮地完成了一個項目,根據近因效應,領導正是對你的能力和表現評價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提要求,通常不容易被拒絕;
來自電視劇《意大利制造》
部門完成了一個備受好評的項目的時候:你跟領導提的加薪要求,很多時候他也需要經過上一級領導同意,如果你的領導因為部門的出色表現,在他領導那里拿到了一個好的印象分,那他提的要求自然也更容易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
對了,解釋一下“近因效應”,這個原理對職場人很有幫助,至于要怎么用,大家看完解釋后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吧!
“近因效應是指最新出現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學家A·盧琴斯根據實驗首次提出。
實驗證明,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現的場合,印象形成的決定因素是后來新出現的刺激物。”
例如介紹一個人,前面先講他的優點,接著“但是”,講了許多缺點,那么后面的話對印象形成產生的效果就屬于近因效應。
來自電視劇《重版出來》
4、坦誠跟領導提出自己的加薪訴求
通過一系列的準備、等待,終于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成敗就在此一舉了。鑒于我之前曾在很多地方看到有人問:想要加薪是跟自己的領導談還是跟HR談?
包括我也遇到過無數個來跟我提加薪的員工,雖然這是個很基礎的常識,還是要提起來說一嘴:加薪請找自己的領導談!
HR的角色是協助各部門領導推進部門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從而更好促進公司人才的選育用留,最終支持業務發展。
人力資源部門制定政策、標準,提供方法和工具,而不是直接操作,員工績效的評估、升職加薪的評估一定是各級領導自己做出決定,HR來看是否符合政策、標準和規范,從而給出建議。
做好了相應準備之后,具體的談判策略則要根據領導的不同風格進行調整:
看重職業化的領導:正式提交一份報告給領導,然后再找領導正式溝通;
隨和沒架子的領導:趁著領導不太忙的時間,找個由頭閑聊,假裝順便提起;
平時喜歡跟下屬一起吃飯擼串兒的領導:那大可跟領導約個飯,說說自己的想法。
來自電視劇《森林民宿》
自此,關于如何進行加薪談判以取得合理收入就講完了,再來回顧一下:
我們說,絕大多數企業的薪酬體系是不完善的,表現優秀的老員工,工資低于新員工是職場上很常見的現象,這種不合理不僅影響員工現有的收入,還會持續影響今后換工作的后續收入。
尤其是職場“乖乖女”(不是特別區分性別,泛指)一族,一定要學會加薪談判,具體怎么談呢?本文給大家總結了4步談薪法:
側面了解領導對我們的評價,確定有加薪的可能性和基礎,準備說服領導的輔助材料,找準時機,然后坦誠跟領導提出自己的加薪訴求。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更好對待。最后,祝我們都“薪”想事成。
Miss略知一二
職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