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口服液(OTC)陰陽解析
藥物成份:
蒼術160g、陳皮160g、厚樸(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廣藿香油1.6ml、紫蘇葉油0.8ml。
功能主治: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成人用法用量:
口服,每支10毫升。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
陽性藥: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腹皮、生半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
平性藥:茯苓、甘草浸膏
陰性藥:無
君藥:廣藿香油
解析:
蒼術:辛、苦,溫。歸脾、胃經。燥濕健脾,辟穢,祛風濕。
陳皮:辛、苦,溫。歸脾、胃、肺經。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
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燥濕,行氣,消積,平喘。
白芷:辛、溫。歸肺、胃經。散寒解表,祛風燥濕,消腫排膿,止痛。
大腹皮:辛,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行氣寬中,行水消腫。
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藿香:辛,微溫。歸脾、胃、肺經?;瘽?,解暑,止嘔。
紫蘇葉:辛,溫。歸肺、脾經。發汗解表,行氣寬中。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歸心、脾、肺、胃經。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解止痛,緩和藥性。
沒有陰性藥物,針對寒證;藥物功效以化濕為主,針對水飲實證;太陽太陰合病。祛濕化飲。
方劑中,廣藿香油、蒼術、生半夏、茯苓,祛濕化飲;紫蘇葉油、白芷,祛風解表;陳皮、厚樸、腹皮,行氣燥濕;甘草顧護胃氣。整個方劑以祛濕化飲為主,祛風解表為輔。適用于平素內有水飲,并感受風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