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平胃散——陰陽解析
乳食積滯腹痛證候:
脘腹脹滿,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喛腐吞酸,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或時有嘔吐,吐物酸餿,矢氣頻作,糞便穢臭,夜臥不安,時時啼哭,舌淡紅,苔厚膩,脈象沉滑,指紋紫滯。
治法:消食導滯,行氣止痛
方藥:《醫宗金鑒》香砂平胃散加減
香砂平胃散:
蒼術(米泔水浸,炒) 陳皮 厚樸(姜炒) 甘草(炙) 縮砂(研) 香附(醋炒) 南山楂 神曲(炒) 麥芽(炒) 枳殼(麩炒) 白芍(炒)
藥引用生姜,水煎服。
解析:
陽性藥:陳皮、厚樸、縮砂、山楂、神曲、蒼術
平性藥:甘草、香附、麥芽
陰性藥:白芍、枳殼
君藥:厚樸
陳皮:辛、苦,溫。歸脾、胃、肺經。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
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燥濕,行氣,消積,平喘。
砂仁:辛,溫。歸脾、胃經。化濕,行氣,溫中,安胎。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化積,活血散瘀。
六神曲:辛、甘,溫。歸脾、胃經。消食調中,健脾和胃。
蒼術:辛、苦,溫。歸脾、胃經。燥濕健脾,辟穢,祛風濕。
甘草:甘,平。歸心、脾、肺、胃經。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解止痛,緩和藥性。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三焦經。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麥芽:甘,平。歸脾、胃、肝經。消食健胃,回乳消脹。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枳殼: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理氣寬中、消滯除脹。
陽性藥物多,陰性藥物少,針對寒多熱少;君藥功效以行氣消積為主,針對虛多實少;陽明太陰合病。
方劑中,陳皮、厚樸、縮砂、香附、枳殼,行氣消積;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健胃;蒼術,燥濕健脾;白芍、甘草,和中養陰。
諸藥合用以行氣消積為主,消食健胃為輔,兼顧燥濕健脾、和中養陰。適用于乳食積滯,脘腹脹痛,疼痛拒按,不思飲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