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失笑散——陰陽解析
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絡證候:
心悸不寧,胸悶憋氣,心前區痛如針刺,脘悶嘔惡,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體胖,舌質紫暗,或舌邊尖見有瘀點,舌苔膩,脈滑或結代。
治法:豁痰化瘀,寧心通絡
方藥:瓜蔞瀉白半夏湯合失笑散加減
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
栝蔞實一枚 (搗)、薤白三兩、半夏半斤、黃酒一斗。
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五靈脂、炒蒲黃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服6克,用黃酒或醋沖服;也可水煎作湯劑,用量酌定。
解析:
陽性藥:薤白、半夏、黃酒、五靈脂
平性藥:蒲黃
陰性藥:栝蔞實
君藥:薤白
薤白: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黃酒:苦、辛,溫。歸肝、膽經。行經絡而通痹塞,溫血脈而散凝瘀,善解凝郁,最益肝膽。
五靈脂:苦、甘,溫。歸肝經。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蒲黃:甘,平。歸肝、心包經。止血,化瘀,通淋。
全瓜蔞:甘,寒。歸肺、胃、大腸經。清肺化痰,利氣寬胸;潤肺化痰,滑腸通便,散結消腫。
陽性藥物多,陰性藥物少,針對寒多熱少;君藥功效以通陽行氣為主,針對虛多實少;陽明太陰合病。
方劑中,薤白、栝蔞實、黃酒,通陽行氣通痹;五靈脂、蒲黃,活血化瘀;半夏,降逆止嘔。
諸藥合用以通陽行氣通痹為主,活血化瘀為輔,兼顧降逆止嘔。適用于病程遷延,傷及肺脾,痰飲內停,瘀血內阻,阻滯心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