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現象,歸根到底只是一個字:窮
文/芨芨草
近幾年,彩禮問題好像越來越嚴重。因為彩禮的分歧而最終鬧得一拍兩散的婚姻并不少見。老一輩人說,以前彩禮現象沒有這么嚴重,現在一聽一看,就覺得好嚇人。
為什么出現這么嚴重的彩禮問題呢?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一個“窮”字。窮是物質的窮,也是精神的窮。
┃物質的窮
物質上的窮,是彩禮現象的一方面。有一些偏僻的地方,經濟比較落后,家里兒女又多。嫁女兒索取彩禮,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記得聽老人說過,以前我們這邊農村也有很多窮得娶不上媳婦的,然后就用女兒去換回來一個嫂子,意思就是女兒嫁的那家人,一定要有個女兒,這個女兒又必須得嫁給這邊的兒子。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對米換豆”。
那時,彩禮問題沒有這么嚴重。因為是對換的,有可能連彩禮都省略了,或者只是到市場買幾塊面料意思意思。所以,那時的人即使窮,也沒有那么高的欲望。不像現在,一開口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的。
看過一個實例,是一個男人發的聊天記錄。里面是他和準老婆的對話。本來,還差幾個小時,男人就要到女方家去迎娶了。可是就在這時候,女孩子還在跟他說彩禮的事:第一次要了三萬,然后加到五萬,最后又加到了八萬。她說,如果他去迎親的時候沒有帶足八萬,有可能就娶不到老婆了。
聊天的最后,男人跟女孩子說,那就取消婚禮吧。女孩子這才慌了,說有事好商量,她再去跟她媽合計一下,但是男人顯然沒有太大的興趣了。
我不知道他們最終的結局怎么樣,但我知道,即使這個婚結成了,他們也不會幸福的,因為彩禮問題,會是男人心中的一根“刺”,也許,永遠都無法拔去。有些事情,一旦從開始就留下一個梗,是很難從人心中抹去痕跡的。更何況,錢的問題,永遠是敏感的。
女孩子說,要再加點錢,是因為她媽怕自己沒有保障,沒錢就沒有安全感。所以,現在可能大多數人的眼里,最大的安全感,不是來自于人,而是來自于錢!現實嗎?是的,但有時感覺也是一種悲哀。
┃精神的窮
彩禮現象,還有一個更深的根源,是人精神上的貧窮。這個精神上的貧窮,和人本身的經濟條件沒有太大的關系,而在于人的精神認知。錢是好東西,這是誰都知道的。但是,依靠這種用彩禮的形式而來的錢,卻并不是一個好的途徑。
精神貧窮的人,才會想著不勞而獲,才會想著依靠走捷徑去獲得近利。不管是女孩子本身,或者是她的父母,這份精神上的貧窮都是可怕的。如果是女孩子本身想要彩禮,那只能說明她自己不是一個值得娶回家的人;如果是她的父母,那只能說明在她父母眼中,女兒的幸福遠遠不如錢有用。
而這些,歸根到底還是精神上的劣根性。以物質為第一要素的家庭,本身的幸福感就不強,又怎么可能再去關心女兒的幸福呢?
或者說,幸福本來就是抽象的。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有錢就有幸福,幸福和錢是相等值的。這份從根子里的“窮”,才是滋生對物質向往的動機。
如果人心不那么貪欲,如果精神不那么“貧窮”,彩禮問題根本不會存在。作為父母,如果能多為孩子的幸福著想,或者現在年輕人的婚姻,也不會有那么多的苦惱。
有一位年輕的男同事,每月工資不到一萬。在上海這個高消費的城市,這點工資確實解決不了什么。他今年29,有個女朋友,但是女朋友的父母一聽說他沒房沒車,工資也才這么一點,立刻就翻臉了。
他說,現在沒錢就沒有資格擁有幸福啊!言語之間有點自嘲,卻是很現實。如果他想娶妻,就得先買房買車,還得準備彩禮,這樣一算,他自己都郁悶了——這猴年馬月才能娶上媳婦呀?
他和朋友有四年的感情,可是現在,卻面臨不得不分手的局面——因為他根本無法在一年內買房買車還要加50萬的彩禮!
所以,幸福抵不過現實。彩禮問題,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字——“窮”!不論是物質也好,精神也罷,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