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萱小蕾
▼
一、有人說丈夫不錯了,妻子很討厭
《我們的婚姻》中,沈慧星和盛江川這對夫妻的表現很有爭議。
一方面也有人說丈夫不錯了,妻子很討厭。一方面有人說丈夫不對,妻子很不容易。
我們先看前一個說法,認為丈夫不錯的,多半是男人,因為他們能體會男人工作賺錢的不容易。
回到家還要哄老婆孩子開心,多少顯得有些卑微,所以覺得這個妻子有點矯情。
或者是那種丈夫很不成器的,比如不會賺錢,或賺了不管家的,或是還要妻子賺錢養他的。
這類人是要求很低,容易滿足,比如“不打女人就很好了”,“按時回家就不錯了”,“賺錢給妻子女兒買大房子就很厲害了”。
的確,按這些標準來看,劇中的男人做得不錯了,至少讓妻子女兒衣食無憂。但是這就必然會沒有陪伴,沒有辦法給妻子分擔。
但妻子為何并不享受這樣的衣食無憂呢?為何不想再繼續做全職主婦、急著去找工作呢?
其實也是因為她感受到了丈夫暗戳戳的“鄙視”和“輕視”,感受到了丈夫在自己面前的“高高在上”。
因此哪怕是進了丈夫的“對手公司”做實習生、哪怕是女兒提前入學、經常兼顧不到,也堅定地要走出家門去工作。
這讓很多觀眾覺得妻子討厭,不再支持丈夫就算了,還跟他唱反調,這是好好過日子的人嗎?
或許妻子是有些過火,但是她大學畢業后就結婚生子,六年沒工作,也從來沒有工作經驗,有個對口公司愿意接受自己、她不肯放過也能理解。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顯得有點不懂事,畢竟她沒丈夫賺得多,更應該妥協于支持他,自己照顧好女兒家。
但她就屬于更任性的那種,屬于覺醒了的那種,不想再繼續沒有自我,想要換個方式實現自我價值,畢竟她深深體會到:丈夫并不認為一個全職家庭主婦有什么價值。
或許她的一意孤行和不懂事的表現,都是因為最后這一點,不是她不想做全職主婦,而是她認真做好了、卻根本沒有人覺得這個“職業”跟“在外賺錢”的人有可比性。
二:有人說丈夫不對,妻子很不容易
那么再看后面那個說,認為丈夫不對的,是覺得他事業小有成就后就很飄,在妻子面前嘚瑟,特別那句“憑自己一己之力讓一家人過上了高質量好日子”。
聽起來好像是那么回事,畢竟妻子六年沒工作,他賺了六年的錢,買了價值千萬的房,養活妻子和女兒、以及自己。
看起來的確是家里的功臣,但是說全憑自己,那的確就不太妥當了,妻子這六年生孩子帶孩子,做他的后盾,就沒有功勞沒有作用了嗎?
如果這樣反問,他們嘴上肯定是說“妻子當然有功勞”,可是內心潛意識里,似乎并不這么想。
因為他們總覺得生孩子帶孩子做家務并不是什么難事、并沒有賺錢那么難。而且人們都有一種天性、無論自己是哪一方,都會覺得自己更不容易。
那是因為即使伴侶的確很不容易、自己沒有親身去體驗,就不明白那個不容易有多深重,而自己的不容易自己在體會,在承受,自然更明確。
說起來大家都知道換位思考,其實真正能做到換位思考的人并不多。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對方的經歷,也沒辦法全然理解。
因為這樣的障礙,夫妻間的矛盾也就很容易產生。
男人覺得自己工作很辛苦,為這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那些用錢換來的東西、是看在眼里實實在在的。
而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所處的位置就要劣勢一些,因為她們的付出瑣碎而零散,重復又微小。
就是那種天天做了看不見,但是又容易讓人煩躁的事情。
要是帶娃,那就更不容易了。一個人帶著娃做飯洗衣收拾屋子,是需要很有耐心的,也是需要大量精力的。
因為工作能給你喘息的時間機會,而帶娃你可能一整天都得保持充滿的精力,不能有片刻松懈。
三:大家都不容易
如同作家慶山所說:“女性天命里需要承擔的事情何其多。獨立工作,妥當持家,養育孩童。還需要持續學習,發展靈性。算不算三頭六臂。而大部分男人們似乎只需要工作就可以。閑暇熱衷打游戲,在電視里看球賽……”
放到劇中的盛江川身上,也一樣,他就只管工作,閑了就想打個游戲,所以才會跟妻子爭家里那個小屋子,意思是自己工作壓力大,回家了要玩游戲放松一下。
然而妻子呢?持家帶孩子就沒有壓力嗎?他大概覺得這個“職業真沒有壓力,才會用盡心機跟妻子搶那個小屋來滿足自己的享受和需求。
總之,關于婚姻中賺錢養家的丈夫不容易、還是全職帶娃做家務的妻子更不容易,其實都得自己去切身體驗對方所做的事,否則很難下定論。
有時候只能說,大家都不容易,所以不能否認對方的價值和付出,不能抹殺對方的重要性和貢獻值。
真心感謝對方的付出,真誠體諒對方的不容易,夫妻關系才能平衡和諧,才能長久并愉快地分工合作,否則一方不配合了,另一方的生活也會跟著凌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