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guān)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
1、
《雙面膠》中女主麗娟,是一個在外精明能干,在家嬌滴發(fā)嗲的城里姑娘。她雖然在上海里弄里長大,但也是父母在手心里捧大的寶貝。
麗娟有一套自己的婚姻觀,她不喜歡上海男人的精細(xì)計較,也不聽媽媽的建議找個有錢的男人嫁了。
所以遇到粗線條的北方男子亞平時,她便淪陷了。盡管亞平是個一窮二白的鳳凰男,但麗娟喜歡,不顧父母的反對非要嫁。
到底心疼女兒,麗娟父母也只得認(rèn)了這門親事,出了十三萬為女兒買了房,讓他們有個安身之所。而婆家只掏了兩萬。
就這兩萬,也在亞平給父母的電話中被說成“萬能”,能裝修能買家具還能置電器,聽得麗娟直冒火,每每懟亞平。
亞平也只訕訕地笑,變著樣哄麗娟高興,再按媳婦要求做好家務(wù)。
這也是麗娟得意之處,老公雖然窮是窮了點,但他聽話,知道疼自己。麗娟要求不高,要的也就是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
可這一切因為公婆的到來,畫風(fēng)陡變。
婆婆眼里,麗娟這個城里媳婦毛病多,懶、饞還愛花錢,最不入她法眼的是:對自己兒子指使來指使去的。
于是,婆婆每每“教育”兒子:“媳婦不能慣,做男人就該有個男人的樣子,怎么能讓女人使喚得團團轉(zhuǎn)?”
婆婆吃肉得數(shù)塊吃,對著兒子數(shù)落媳婦:“她那叫吃肉?一碗紅燒肉我切28塊,你吃8塊,你爸吃7塊,她一個人吃13塊。那些肉我和你爸兌些土豆蘿卜,能吃一個星期。”
“你看你們那一柜子衣服,她有幾個身子啊?每天不重樣能穿一個月!過日子哪樣不要錢?這花花,那花花,一個月能存幾個錢……媽是過來人……不能看你們走在河邊不拉一把……”
在這場婆媳之戰(zhàn)中,亞平最終還是選擇了站在婆婆這邊。
電視劇安排了他們離婚,但小說中,亞平在婆婆的吶喊聲中,對麗娟揮拳相向,直到她沒了氣息。
麗娟一個嬌滴滴的上海姑娘“下嫁”給鳳凰男亞平,被婆婆看不起,落得如此下場,到底為什么?
因為在亞平媽的眼里,兒子永遠是最好的,麗娟這城里媳婦,巴巴地貼房子貼人嫁給兒子,更說明兒子優(yōu)秀到無人能敵。
所以不管麗娟為這場婚姻做出怎樣的努力,付出多少犧牲,在婆婆這里都是三個字“你不配”。
好的婆媳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互相尊重珍惜的,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好上加好。即便做不到這樣,也最好劃分界線,你不越界我也不勉強你為我付出。
差勁的婆媳關(guān)系,就像亞平媽這樣,帶著過分的驕傲和成見,帶著干涉和瞎摻和。這樣的婆婆,不管兒子娶誰回家,她都認(rèn)為人家是“高攀”。
認(rèn)為人家配不上跟兒子撒嬌,也不配使喚兒子,更不配享受美好的婚姻生活。一旦有這樣的想法,“拆散”自己兒子婚姻是遲早的事。
2、
席小蝶經(jīng)人介紹認(rèn)識了方勇。陸續(xù)相見幾個男子,席小蝶都不甚滿意,可是家人催得緊。
沒想見了方勇,席小蝶有了些感覺,他跟自己的初戀有幾分神似。而從對方的眼神中,席小蝶也看出他對自己有些意思。
試著相處,也還滿意。反正都到了被家人催的地步,他們談了半年,就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
席小蝶是獨生女,父母都是企業(yè)職工,家境雖說一般,但比起方勇家還是要好一些。方勇有個弟弟,并且家中只父親有份工作。
所以方母拉著席小蝶哭窮:“為給你們結(jié)婚,買房裝修幾乎用完家里所有的錢,彩禮就算了吧?”
席小蝶也是個爽利姑娘,反正給了彩禮也是帶回來,就是走個形式,不要也罷了。
并回家做好父母的工作,婚禮的事兒也就按部就班定了下來。
讓她沒想到的是,有次她無意中在方勇的手機上,看到婆婆發(fā)的朋友圈,有一條回復(fù)讓席小蝶不淡定了:
“是啊,還是我兒子有本事,娶了個便宜媳婦。不像你們,彩禮就大幾十萬,將來想離婚都離不起……”
雖然也有些放不下這段感情,但為了今后的日子,席小蝶還是決定跟方勇分手。
這樣的婆家,只能看自己嫁的那個男人站在誰一邊,可是很顯然,方勇也不是那個一味順著自己的人,小蝶對他沒有信心,覺得這婚事,還是要考慮考慮再定。
3、
其實這類例子很多,有些女人覺得自己的兒子是世上最好的,所以無論娶什么樣的媳婦,都會被她看不上,都會被她挑毛病。
大多數(shù)人更是有種奇怪的心理,覺得越是容易得到的、越不必珍惜。像商場里打折的商品,歡喜入手,也只是新鮮一陣子,過后便再也沒了興趣。
反而是那些貴的東西,即便不喜歡也要放在一邊存著,無它,想想當(dāng)初的花費,也還是不忍心丟棄。
這種心理放在婚姻中也是一樣,就像麗娟,本來是奔著幸福去的,又是買房子又是想著迎合亞平媽,改善家庭關(guān)系,卻被婆婆看不起。
麗娟做得越多,在亞平媽那里越是廉價,越是讓她認(rèn)為這一切都是兒子優(yōu)秀的緣故,所以她不配得到兒子的愛,更不配過上理想的生活。
席小蝶也是這樣,本來想著別為難未來婆婆,不給彩禮也就不強求。
卻不想自己的行為被未來婆婆看做是“便宜媳婦”,還和離婚掛上了鉤。因為沒成本,所以想離就離。
遇到這樣的婆家,若兩個人感情也一般,那還是不要嫁的好。即便嫁了,在認(rèn)識到自己的努力只會加深誤解被踐踏時,也還是要及早抽身離開為好。
就像麗娟,若能早一些意識到這個問題,也不會有后來的悲劇。相比起來,還是小蝶那樣的決定明智些。
婆家人品有問題,不嫁也就不嫁了。當(dāng)然,若是覺得自己嫁的那個男人能當(dāng)家作主,有主見并且不會愚孝和糊涂。
如果對他深有信心,那么嘗試一下也行,不過血脈親情,是很難完全脫離關(guān)系的,所以若是覺得那個男人也未必靠得住,就還是要斟酌一下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