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平家人】公眾號昨天我們講了足太陰脾經-箕門穴,點擊可閱讀!你們都記住了嗎?我們是連載的形式,按照經絡把所有穴位串起來講完,幫助大家解決記憶穴位難的問題,熟悉了穴位之后,針灸艾灸如何取穴,今天給大家分享足太陰脾經-府舍穴。
府舍穴在哪兒呢?
府舍在下腹部,臍中下4.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快速取穴:
仰臥,腹股溝外側可摸到動脈搏動處,其外側按壓有酸脹感處即是府舍穴。
何為府舍穴呢?
府指臟腑,舍指宅舍,穴位深處是臟腑,故名府舍。我們可以理解成臟腑的居住之所,臟腑在這兒安了一個家。
府舍可以治療什么病癥呢?
1.近端取穴,府舍穴,可以治療小腹周圍相關病癥。
【府舍穴主治病癥】
府舍穴主治腹痛、疝氣、結聚。
府舍主治脾胃及下腹部疾患:如腹痛、積聚、霍亂、疝氣、髀中急痛、厥逆等。
現代多用府舍治療脾腫大、闌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溝淋巴結炎等。
府舍主治腹痛,積聚,痞塊,疝氣等。
府舍穴主治腹痛,腹脹,霍亂吐瀉;疝氣;月經不調。
消化系統疾病:腸炎,闌尾炎,脾腫大,便秘;
其它:腹股溝淋巴結炎,附件炎,睪丸炎。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外陰部。
直刺0.5~1寸。
直刺0.8~1.2寸。
一般直刺1.0~1.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外陰部。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府舍穴的配伍】
府舍配氣沖、箕門,治疝氣。
府舍配關元、陰陵泉、三陰交,治子宮脫垂。
【特效按摩】
仰臥,用中間三個手指按揉府舍穴1~3分鐘,可治便秘、下腹疼痛、腹脹等病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