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餐后低血糖反應!
【來源:搜狐健康論壇】
餐后
低血糖反應又叫做反應性低血糖,女性病人占多數,年齡偏低,主要表現有發作性的心慌、出汗、乏力,有“不由自主”感,并多在餐后2~4小時發生,因此得名餐后低血糖反應。
為什么病人進食后不久反而會導致低血糖發生呢?
通過臨床觀察和實驗室研究發現,患有此病的人,平素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經官能癥,如睡眠差、情緒易激動、緊張、腹脹、大
便秘結等,同時伴有胰腺分泌胰島素功能敏感。
餐后血糖的增高,刺激胰腺產生過多的胰島素,反而引起血糖下降,病人則會產生一系列不適表現。如果在病情發作的當時測定血糖,會發現血糖值是低下的,但由于這種機會不多,所以較難“抓住”犯病時的真實血糖水平,導致病人長期得不到明確診斷,或誤認為心腦血管疾患。>>>>
低血糖反應時您該怎么辦?由此可見,凡具有下述特點的病人應考慮到反應性低血糖的可能:
提醒:
自我監測血糖刻不容緩(1)女性(男性也可罹患)、年齡多在20~40歲;
(2)發作時心慌、出汗、無力,每次持續0.5~1小時;
(3)犯病時進食甜食可迅速緩解癥狀;
(4)不適癥狀易出現在餐后2~4小時,尤以進食高糖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易誘發;
(5)不進食反而少見低血糖反應;
(6)各種檢查包括常規的血糖、尿糖、肝功能、腎功能均屬正常;
(7)一般健康不受影響;
(8)無
糖尿病家族史。
常識:
低血糖癥急救屬于單純反應性低血糖者,主要采取飲食調理和針對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進行治療。犯病時,不宜服用糖類食物,它雖然能迅速緩解低血糖癥狀,但也可進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從而加重病情??僧敿闯孕╋灨伞z頭片之類的食物。平時宜少吃碳水化合物,早餐最好喝不含糖的飲品。如伴有情緒焦慮、易激動、睡眠差等,還需配合一些藥物治療,如谷維素、健腦合劑、維生素等。
推薦:
使用血糖儀十注意--袖珍式毛細血管快速血糖監測儀是糖尿病監測的理想選擇,為避免患者在使用中出現血糖檢測結果不準的現象,專家提醒注意>>>>
詳細閱讀低血糖反應時您該怎么辦?
2004年06月29日16:59 [
我來說兩句] [字號:
大中小]
·第一步:立即吃“糖”增加您的血糖水平,只要能夠快速吸收,吃任何形式的精制糖都可以,如:
·一杯普通飲料(雪碧、可樂、果汁等)
·糖果(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
·糖水(溫開水沖白糖或葡萄糖25克~50克)
·口服葡萄糖片
·一勺蜂蜜或果醬請注意:不要用低熱量飲料或甜味劑食品治療
低血糖自我監測血糖刻不容緩
HEALTH.SOHU.COM 2004年9月19日14:26 來源:
搜狐健康近日,世界著名醫療器材制造商美國強生(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LifeScan部門邀請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成員,以及200多位來自全國的糖尿病專家,在京召開“血糖自我監測研討會”。在會上,專家們和LIFESCAN的代表們針對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缺乏血糖監測意識的狀況展開了討論,學者們聯名支持由美國強生LIFESCAN倡導的在全國范圍開展的“血糖自我監
測行動”,向中國糖尿病患者呼吁:“關注血糖,測不容緩”。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預防與治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社會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僅在2000年,全世界就有三百二十萬人死于糖尿病的并發癥, 也就是說,每六分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的并發癥而死亡,目前糖尿病在中國處于爆發期,已有患者4000萬, 并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
糖尿病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它本身并不會導致死亡,它的嚴重危害在于后期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如心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等等,甚至會有中風,截肢的危險。到目前為止,糖尿病沒有有效根治的辦法,但通過包括飲食控制、運動,血糖監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藥物治療等等在內的綜合性治療,病情是可以控制的。其中血糖監測,尤其是患者平時的血糖自我監測這個治療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被中國患者忽略。通過堅持平時血糖自我監測,病人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是否陷入危險區域,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為自己調整治療方案,遠離糖尿病危險區達致治療目標,使自己放心地生活在安全區域內。
時逢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進入中國十周年,作為在血糖監測領域占領導地位的公司,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意識,強生決定在全國倡導一個了血糖自我監測行動,聯合全國糖尿病的專家學者們呼吁大眾加強對于糖尿病危害以及血糖自我監測的重要性的認識。在北京舉行的研討會上,強生公司還向各位專家介紹了即將推出的"糖尿病危險區和安全區”全新系列教育項目。這個項目旨在為醫護人員提供專業創新的系列輔助教育工具,幫助糖尿病患者了解如何通過血糖自我監測來指導自己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與會專家對這個教育項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會后還舉行了隆重的血糖自我監測行動啟動儀式。著名乒乓球世界冠軍王濤以一個糖尿病患者同時也是本次行動的健康大使的身份出席了這次啟動儀式。在儀式上,王濤親身講述當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后,自己如何通過血糖自我監測指導日常飲食,運動,和醫生給他制定的糖尿病的治療方案的經歷。會上中國糖尿病學會的嘉賓王姮、楊文英,美國強生LIFESCAN中國區總監布韻婷和王濤一起啟動了這場向全國糖尿病患者呼吁的血糖自我監測行動,現場所有專家學者紛紛簽名支持,希望全國人民共同關注,關心糖尿病患者,幫助督促他們進行血糖自我監測,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水平。并希望通過眾媒體向全社會呼吁,“關注血糖測不容緩”。這次簽名活動將繼續向上海,廣州傳遞。
背景資料:
關于血糖自我監測:
血糖監測的結果可被用來反映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并指導對治療方案的調整。血糖監測的基本形式是患者的自我血糖監測。由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攜式的血糖儀所進行的血糖自我監測對改善治療的安全性和質量是必需的。通過堅持平時血糖自我監測,患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平時的血糖控制水平,幫助醫生及時為自己調整治療方案,達致治療目標。這也正國人所普遍缺乏的自我保鍵意識。
可是在中國,很多患者以為,一個月偶爾去醫院測一兩次血糖就可以了,缺乏自我監測的概念。目前中國只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擁有自己的血糖儀,而在美國等國家,患者擁有血糖儀的比率是90% 以上。患者往往由于缺乏血糖自我監測的意識,導致不清楚自己是否達到治療目標,引致嚴重的并發癥。
低血糖癥急救
2003年9月14日23:40
饑餓、嘔吐、攝食障礙和發熱等情況,可引起低血糖癥,兒童尤為多見。起病多在清晨或當饑餓及體力勞動后出現,自覺饑餓感、疲倦、面色蒼白、出汗、嗜睡、震顫與心搏微弱等。
急救措施;
1.平臥。
2.口服糖開水。
3.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