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講飲食(3)——淀粉類食物該怎么吃
來源:搜狐健康
2010年04月30日07:40
第1頁: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第2頁:為什么古人吃“五谷”少得病第3頁: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第4頁:主食怎么吃才健康
NO.007/2010.04.30
有專家提出“不吃糧”的理論,說要想健康,就吃水果蔬菜好了,吃糧食是造成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果真如此嗎?搜狐健康名博、食品營養專家范志紅為你解開飲食的困惑——淀粉類食物應該怎么吃?
1、
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2、
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很難3、
為啥古人吃“五谷”少得病4、
“五谷為養”指的是哪五谷5、
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6、
主食怎么吃才健康下期預告:吃什么可代替吃肉?
上期回顧:
剩飯剩菜該怎么吃?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是,吃主食的選擇問題。
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
什么叫主食?主食就是主要提供淀粉的這樣一些食物。因此,我們可以說,米是主食,面是主食,土豆、紅薯也是主食,紅豆、綠豆都是主食,只要含淀粉的統統都可以算。但是吃豆子和吃米一樣嗎?吃土豆跟吃饅頭一樣嗎?這就不一定了,我們說淀粉和淀粉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講這件事?這還要從很多人的煩惱說起?,F在天氣越來越暖和,大家穿得越來越輕薄了,很多女士開始減肥大戰了,減肥信息現在簡直是泛濫成災,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里面都少不了一條,就是少吃飯,大家都相信不吃主食就會瘦,這話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為什么那么多影視明星一年到頭都不怎么碰米飯呢?還有什么“10粒米減肥”等神奇傳說。國外有一些觀點,一些激進的營養學家這么說,米和面都別碰,尤其國外認為主食就是面包,根本就別吃,就吃魚、肉、蛋、奶,再加一些蔬菜,蔬菜水果這個可以隨便吃,如果吃一些糧食、豆類的,也都是長得不像普通主食那樣,像巴西的什么麥子,吃一種特殊的豆子等,是這樣的一種建議。他們的理論是這么說的,吃主食以后就會升高你的血糖,淀粉在身體里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一上去以后,人體就要分泌胰島素把它降下來,降下來這個事情也很辛苦,因為胰島素得大規模出動,胰島素出來會有什么問題呢?胰島素會抑制脂肪分解,促進脂肪合成,同時帶來一些促進衰老的作用?,F在很多年輕人都發現胰島素經常保持到高水平上十分麻煩,包括多種癌癥風險也會增加,
老年癡呆危險也會增加。
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很難
要是不吃主食,這件事情能做到嗎?能成功嗎?我身邊有一些朋友不吃主食,三個月過去人真瘦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一輩子不吃點糧食,這件事情好像不是人人受得了,短期可以堅持,長期就堅持不住了。一到三個月以后,認為減肥大功告成了,“行了,我再吃點糧食”,這一開口子,不得了,體重一下就回來了,再過三個月,比原來還胖,或者說徹底反彈了。因為對于中國人來講,從小就是吃飯,配著菜,對吃主食這個事是無限依戀、習以為常,讓他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什么都不能吃,他就會覺得活著都沒意思。因此不吃主食,生活質量還是比較低的。再說,很多人問了,《黃帝內經》里都講:“五谷為養”,就是說主食是最重要的,那你現在說的理論不是和古人說的背道而馳嗎?中華民族吃五谷幾千年也沒吃出什么毛病,繁衍得很好,怎么現在就要推翻呢?有歷史驗證嗎?這個話非常有道理,歷史檢驗出來的。
有些中老年人就說了:“自從我得了
糖尿病,醫生讓我少吃糧食,可是少吃糧食我吃什么,我難道能拿魚肉蛋奶當飯吃嗎?我能夠光吃青菜就一點淀粉不吃嗎?像我現在早上吃一片無糖面包,中午吃半小碗米飯夠少的了,晚上吃半個饅頭,都已經少到這份上了,天天餓得夠嗆,血糖控制還不是十分理想,人也沒瘦太多。我想了想,我年輕的時候都是拿大碗吃飯的,我的父母、我的爺爺奶奶都拿更大的碗吃飯,吃淀粉夠多的,怎么沒見得糖尿???活得也挺長壽的,為什么到了我這兒飯就不能吃呢?”說得非常有道理,基因這個事不會因為生活富裕一點,一二十年就改變的,它是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我們現在的基因跟我們的祖爺爺、祖奶奶的基因其實沒什么不同之處,是完全一樣的。為什么那個時候多吃糧食不胖,而現在吃了糧食就胖?這個問題的原因得從我們這兒找,不能從糧食那兒去找。
為什么古人吃“五谷”少得病
內容導讀
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很難為啥古人吃“五谷”少得病“五谷為養”指的是哪五谷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主食怎么吃才健康這件事情其實科學研究已經揭示了一些內在的原因,第一,我們干活干得太少了;第二,我們吃的食品不對,糧食沒有吃對。大家想想,過去生活是什么樣,30歲以上的人對以前生活還是有印象的,以前交通完全靠走,通訊完全靠吼,家務完全靠手,這種生活想不干活根本不可能。有些朋友還聽說,中醫講了,冬天要藏,不宜運動,所以天天在家貓著,這話完全錯誤!中醫講藏一定要放在兩千年前看待這個事情,兩千年前是什么狀態,只要把三餐飯放在嘴里不能少干活,你想以前也沒煤氣灶,做頓飯要撿柴,然后劈,然后點火,然后再加點其他家務事,已經比我們健身運動量還要大,過去所謂干活就是別讓你累得渾身大汗,那種程度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是如果現在做這點事,有一兩個小時運動是非常正常的,因此我們現在生活已經跟祖先那個生活狀態差得實在太遠了,你想每天走那么多路,干那么多活,消耗的是什么?消耗的是我們吃進去的這些淀粉,淀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變成能量,能量都給消耗掉了,你想想,那個血糖怎么可能高起來呢,還沒等高起來,干活都給用了,想變成脂肪存在身上都沒機會。所以回到三十年前看,如果看過去老照片,一個比一個瘦,苗條得不得了,個別有稍微胖點的,都羨慕得不得了。那時候想得糖尿病可以說兩個字,沒門。另外一方面,那時候吃的糧食跟現在吃的也是不一樣。所謂“五谷為養”,人家說的是五谷,說的不是精白米飯再加白饅頭,白米飯白饅頭以前吃得著嗎?兩千年前壓根兒沒有,那時候沒有磨米面的機器,麥子長熟了,穗一搓,搓出來都是整麥粒,煮煮就吃了。那個麥粒相當硬,相當費牙,想煮飯都不太可能,就得多加水,煮成粥吃,是名副其實的粗糧,像米過去全是糙米,表面那層發黃、發褐、硬梆梆的東西也沒有去掉。所以說古人吃不著細糧,那五谷全是粗糧。
“五谷為養”指的是哪五谷
這五谷究竟是哪五谷呢?歷史記載,說五谷是大黃米,小米,大豆,最后兩種就是稻和麥,大家看,當年稻和麥是排后的,因為全是粗糧不好吃。為什么小米和大黃米放在前面,因為小米和大黃米一脫殼之后沒有那個硬皮,好煮好嚼,屬于貴族食品,而糙米粗面是窮人吃的東西。中間加了一個黃豆,不是一種豆,是各種豆都混在飯里一起吃的,是屬于每天主食的一部分,現在想讓大家吃點豆還挺費勁,提倡喝豆漿吧,吃豆腐吧,什么八寶粥加點紅豆,要不然大家不吃,可是當年人家是天天吃,當好東西吃。無論哪種說法咱們都可以看出來古人相當重視吃豆類、吃粗糧,跟現在很多說法保持一致的,現在西方大量研究證明,如果你吃粗糧比例比較大的話,隨著年齡變胖這種可能性比較小,血脂不容易上升,糖尿病也不容易得。說來說去就明白了,其實吃糧食并不會帶來糖尿病,也不會帶來肥胖,關鍵是咱們沒吃對,咱們吃的全是細糧沒粗糧,而且品種實在太單一了。
一天到晚吃的都是精米白面
內容導讀
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很難為啥古人吃“五谷”少得病“五谷為養”指的是哪五谷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主食怎么吃才健康現在我們吃的很多東西可以說都來源于兩種材料,白米和白面,外層營養最好的地方給它磨掉了,扔掉外層大概30%部分,中間70%是比較細膩、比較白的,然后把它磨成面,或者變成精白的大米這樣天天吃。比如早上吃的白面包,中午吃的白面條,晚上吃的白饅頭,中間吃的餅干,再來點什么蝦條,你以為吃了很多東西,其實就一種——白面粉,無非加點油,加點調味品,化化妝,變變形,變變口感,營養來源是十分單調的。而且脫掉外面那個皮之后這個糧食就變得特別容易消化吸收,進入腸胃之后很快就會被消化,然后變成葡萄糖,然后蜂擁進入血液,就會升高血糖,如果是粗糧,粗糧消化得慢,這樣血糖上升速度就得到一個緩沖。所以說糖尿病人是應當多吃粗糧的,血糖上得慢,胰島素不就分泌得少嗎,胰島素分泌得少,就不太容易長脂肪,對減肥也有幫助。
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
咱們吃“五谷”是吃什么?是吃植物的“孩子”,種子是植物萌發下一代的營養來源,等于把它的胚胎給吃掉了。胚胎存在于種子的什么地方?大家看,米一般都是橢圓形的,但是上面缺一個口,缺口那個地方就是米的胚胎,大家都知道胚是所有種子的營養精華所在,這里面維生素E、必須的脂肪酸、鋅、優質蛋白質……好東西特別多,如果我們把種子的胚吃掉,我們得到的營養素就增加了,但很不幸,我們在磨米磨面的時候,把外層磨掉的時候,把胚也磨掉了,磨掉的一層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高,如果磨成白米白面,去掉外面三分之一之后,礦物質、維生素都降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的80%-90%都沒有了。吃同樣多的淀粉,但跟吃粗糧比,吃細糧所得到的營養素只有幾分之一了,非常可惜。我們以為現在的生活比古人生活得更好了,其實我們得到的營養質量是更差了,他們只要吃飽飯,營養素就不缺,大自然就是這樣設計的,米里有多少淀粉,配了多少維生素,配了多少的鉀、多少鋅、多少鎂,都給配好了,現在把含營養素、礦物質多的地方扔了,留下的就是那點淀粉,營養就會失衡,不協調,于是容易出現一些慢性病。所以吃飯不能總考慮順口,一點粗的都不能有,應該想一想,按原樣吃下去才是最健康,最全面的。
主食怎么吃才健康
內容導讀
吃主食會加速衰老嗎一輩子不吃米飯饅頭很難為啥古人吃“五谷”少得病“五谷為養”指的是哪五谷大米最有營養的部分是哪兒主食怎么吃才健康我們祖輩除了少數貴族之外,簡直沒有精白米、白面可吃,因為那時候既沒有機器,也沒有加工門類,如果人手工搞白了,成本得多高,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嗎?外面帶著皮兒的糧食要想吃得很快都很困難,因為需要使勁嚼半天,在胃里揉半天再揉破碎然后再跑到腸子里再吸收,胰島素一定是出來得很少的,所以過去根本不曾有糖尿病這一說。二十年前咱們經常講糖尿病、心臟病都是富貴病,現在連農民得糖尿病都比比皆是了,尤其是大城市的郊區,郊區農民胖得比城里人還多,北京市十個市區以及十個郊縣,放在一起一比就會發現郊區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病增長的速度比市區居民還快,所以很快這個觀念就可以改變了,窮人才會大腹便便,有水平、有品位、有資產的人,都是身材相當棒的,因為他們懂得怎么樣才是高質量生活,他們懂得如何吃健康的食品,他們知道怎么樣進行體育鍛煉,不會一天到晚吃點精白米白面的東西,然后增加一點添加劑糊弄自己。所以大量研究證明光吃精白米白面是不健康的,但是不能說所有的谷物,所有的豆類都不健康,我建議大家能夠經常用粗糧和豆類來替換精白米和精白面,然后再用一部分像土豆、紅薯替代一部分主食,這樣淀粉也吃著了,跟菜一起吃也挺好吃,同時也得到幾倍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不會長胖,也很好地控制了血糖和血脂,這樣生活質量不就真正提高了嗎?這一講就到這里。謝謝!
大家如果有食品營養方面的問題,歡迎光臨我的博客——原創營養信息(
http://snowheart19.blog.sohu.com/),在搜狐健康群,這個博客已經有了幾百篇的文章,差不多有關食品營養方面常見問題都有回答,希望能幫你解決飲食當中的困惑,歡迎大家!
上期回顧:
剩飯剩菜應該怎么吃? 往期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