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應該關注什么?對于這個問題,在喬西巴斯出版社的領導力博客上正在進行有趣的討論,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觀點。
有種觀點延續自20世紀的管理觀念,認為領導者的職責是思考未來遠景,并為此制定計劃,然后跟蹤計劃實施的進展。
然而,如今的市場迅速變化,事先制定的計劃很快就會變得過時,并阻礙創新。我們正經歷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重大轉變,因此,做出調整以應對快速變化和開展創新的能力,成為了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而且,由于各項工作正日益知識化,對這類員工進行控制會適得其反。創新要求我們不要對知識型員工加以控制,而應該釋放他們的才能和創造力。
50年前,市場非常穩定,幾大壟斷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國際競爭并不激烈,因此20世紀的管理方法非常有效。但如今,這種方法已造成了災難性結果,并且在繼續惡化。
另一種觀點認為,在需要關注的眾多事物中,真正的關鍵性因素不超過5到8個,我們應該不懈地分享和關注它們。這種觀點的意思其實就是控制5到8個不同的計劃。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領導者應該關注他們與員工的互動,比如二者面對面交流的次數。對于含有情感因素的信息而言,面對面交流依然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但問題在于,與員工互動雖然有好處,但這只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標本身。
企業的真正目標
在21世紀,領導力要求我們更加靈活。事實上,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力量從賣方向買方的重大轉移意味著客戶變成了企業和員工的實際老板。無論是針對計劃進行控制,還是跟蹤5到8個變量,抑或是監測與員工的互動,這些都是在關注企業實現目標的手段,而不是關注目標本身。
領導者必須關注的是實現企業目標。在21世紀,這個目標明確而簡單:讓客戶滿意。比如,蘋果、亞馬遜和Zappos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領導者的角色變成了促成者,而不是控制者。領導者使知識型員工能夠在更短的時間里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針對計劃進行控制以及與員工互動只與這些因素對實現目標的貢獻程度有關。企業是否實現了令客戶滿意這個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關注實現目標的手段,這是失敗者的做法。真正的領導者會密切關注最重要的事:令客戶滿意這個目標。
譯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