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洞量尺方法說明
1、根本原則
①尺寸統一化:即盡可能統一接近的尺寸,門洞高度、寬度的尺寸精確到1cm,厚度的尺寸(墻厚)要準確,如不能統一尺寸,則盡可能減少數量,能二種尺寸解決的絕不用三種尺寸。
②取值多點化:測量精確,并多點取值,門洞高度測量取值不少于3點,門洞寬度測量取值不少于5點。
③記錄標準化:以記錄本形式記錄實際測量的數值,記錄格式應明確包含門洞高、寬和墻厚,以及所在位置、門扇類型和注意要點(如單面墻、門洞尺寸差異大等情況)。
④ 合理建議化:對于門洞過寬(窄)、過高(矮)以及門洞各位置尺寸差異過大,嚴重影響安裝效果,除非業主一定堅持的,應對業主提出改進建議。
二實際測量方法
1、洞口的測量:
木質門在設計、制作和安裝前應對客戶的洞口進行測量。測量時應以裝修完地面、墻面材料后的尺寸為測量基準;若地面、墻面施工未完成,應預留出裝修材料的厚度。
2、門洞寬度確認:
水平測量洞口尺寸,選取5個測量點進行測量,通過垂直橫向對應測量,取其最小值為洞口寬度(內徑)尺寸。若其余4個點的實測值大于最小值超過20MM,則應要求對洞口進行調整。
3、門洞高度確認:
門框高度測量方法同寬度基本一致,垂直測量洞口尺寸,選取3個測量點進行測量,取其最小值為門的寬度尺寸,凡測量尺寸至未鋪地板地面的應注明吊角尺寸。若其余2個點的實測值大于最小值超過10mm,則應要求對洞口進行調整。
4、門洞墻厚確認:
門框墻體厚度測量取點盡量多,單個門洞不少于7點(左右豎向三點、上橫位置一點),并建議取最大值為門框墻厚的測量結果。若其余6個點的實測值小于最大值超過5mm,則應要求對洞口進行調整。
5、單面墻門洞尺寸的確認:
①單面墻門洞即是墻體厚度相對應的是平面墻體,其左右為不對稱結構,需將平面墻增加部分墻體,以便穩固門框及裝配門框飾線。在采用60mm寬門套線情況下需增墻體寬度為35-40mm;80mm寬門套線情況下需增墻體寬度為55-60mm。由于此面門套線需要貼近墻體平面,增加墻體不可過寬,否則影響門套線的安裝。
②門洞寬度尺寸的計算應在增加墻體后的基準上測量,測量方法同上述步驟相同。
需要注意:此處以門套線外線為準,單面為固定位置,核算時考慮預留空間大小。
③快捷方式:在不增加墻體的情況下,直接在平面墻體上(對應墻體投影),按對應墻體寬度釘二條35mm后的實木條同樣解決問題。
6、推拉框門洞尺寸的確認與上述方法同。
三后期尺寸整理
1、按測量的根本原則對測量的結果進行整理,盡可能統一化。
2、整理后的門洞尺寸高度減去10mm,寬度減去15mm,厚度保持不變。
3、單面墻門洞寬度減去10-15mm就好。
4、整理特殊要求的尺寸和規格等內容,按已預留空間的尺寸落單,即按要求生產的門框的外尺寸下單。
5、對于對門洞有處理的經銷單位,減去處理的厚度,并自行調整預留空間。
6、鎖向的標注:如果要廠家開鎖孔的,報尺時,應注明門的鎖向。
四測量注意事項
1、門洞的高度要注意房間地面鋪設的復合地板、木地板、地磚、地暖氣厚度要刨除(一般扣除35㎜),在地板完成面的基礎上留吊腳10㎜。
2、門洞墻體的厚度最低不少于80㎜。特別是門頭上,不夠厚的要求加厚。
3、單面墻門洞(轉角墻、丁字墻或上方有梁)采用60mm寬門套線情況下需增墻體寬度為35-40mm,采用80mm寬門套線情況下需要加厚一塊磚的厚度50-60㎜,才能安裝門套線。
4、衛生間和廚房門洞墻體的厚度特別要注意的是墻體上貼墻磚的厚度。一般單面貼磚加厚25㎜,兩面貼磚加厚50㎜,具體情況要同瓦工問清楚。
5、門洞過窄時,建議做60㎜門套線。
6、客廳四周的門洞高度要統一,以最低的門洞為準。高度誤差超過10㎜的要求補齊,看上去整齊美觀。
五建議記錄格式
序號 | 位置 | 門類型 | 測量尺寸 | 整理尺寸 | 備注 | ||||
高 | 寬 | 厚 | 高 | 寬 | 厚 | ||||
關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