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璞
一粒沙子丟在沙灘上難以找尋,而一顆珍珠丟在沙灘上卻容易被找到。教師與教師之間相比較,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一名教師具有以下特征時:有鮮明的課堂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有對教材的選擇與課程的開發能力;有一種或幾種學科特色技能;有對學生獨到的培養方法與手段;有創見性的教學評價手段……這名教師就是一個擁有獨特標識的人,很容易從人群中被辨認出來。
回溯許多名師的成長經歷發現,在成長初期,他們也僅有一些小小的個人特色,當這種個人特色得到認同與扶持,再配合自己的發展意愿和策略,教師便能走上專業發展的坦途。那么,一名青年教師如何走上特色發展之路呢?
首先,要把自己的專業特色與教學探索結合起來。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找到特色乃至形成風格,不僅能夠成就自己,還能夠推動整個學科的發展。例如,提到“唱游教學”就會想到上海音樂特級教師陳蓓蕾,她在多年前把音樂游戲帶進小學音樂課,推動了上海市小學一、二年級音樂課變革為唱游課。而最新發布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也確認了這種探索的方向性:“義務教育藝術課程分階段設置:第一階段(1—2年級)以藝術綜合為主,體現從幼兒園綜合活動到小學分科課程的過渡與銜接?!逼鋵崳徽撌钦Z文教師提出的“詩意語文”,還是數學教師提出的“化錯數學”,甚至是教培行業教師提出“瘋狂英語”等,都是由自己教學實踐而提煉出的個人標識。
其次,要把自己的專業特色與課程開發結合起來。如果教材只是一個范本,那么出色的教學實施一定包括對教材的拓展性實施,有的優秀教師甚至能夠依托學科開發出自己的特色課程。例如,一位語文教師中文系畢業,但除了文學以外還熱愛歷史、地理,經常探訪歷史遺跡,所以給學生開發出了“人文行走”課程,帶學生在一次次實地考察中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有一位地理教師,以地理學科視角結合文學,在詩詞中給學生展示了山河的美好、世界的廣闊和文化的魅力。當教師把自己從一個課程的執行者變成建設者,最終特色課程成為品牌課程的那一天,特色教師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再次,要把自己的專業特色與學校發展結合起來。學校應該成為教師施展才能的第一舞臺。例如,一位青年美術教師擅長以干草進行創作繪畫,在學校的支持下,他從干草畫拓展課到學校干草畫美術工作坊,再到區域美術創新實驗室,實現了穩步發展。同時,這位教師的作品也被學校用作校際交流的品牌禮品,并把相關訊息通過媒體進行宣傳,使他的干草畫在當地聲名鵲起。就這樣,學校干草畫特色項目成功的同時,教師的特色也名傳當地了。
最后,要把自己的專業特色與區域教研結合起來。一名教師如果只有特色而沒有主動展示的意識,很可能落得“幽蘭生谷無人知”的境地,只有脫穎而出,才能在本地教研乃至更廣的范圍起到引領作用。例如,一位青年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方面很有特色,但他從不把研究作為課題在區域教科研部門立項,也不參與區域的音樂學科教研,其結果就是研究成果無法推廣,自身成長也受到較大的限制。
現在許多地方在評審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教師對自己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的提煉闡述。真有教學特色與風格者有之,而為了特色而提煉者也不乏其人。“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其實,不是真做出來的特色,僅靠口頭說出來的“特色”是經不起推敲的。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燈火闌珊處的你自帶光芒。
(作者系上海市音樂特級教師,上海市川沙中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教師報)